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模具设计 >> 模具设计发展 >> 正文 >> 正文

模具创新系列之浇注系统增材制造

来源:模具设计 时间:2023/6/6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模具增材制造专栏介绍!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及相关增材制造案例。

02:36

浇注系统要分类的话,可分为大水口流道、细水口流道和热流道系统。作为模具厂的设计来说,决定了大水口或细水口之后,需要去优化和设计它。而如果决定采用热流道系统,一般会由热流道公司来设计和模拟。

流道及浇口的基本知识

流道的设计会决定模架的选择与设计,需要包含机台尺寸,压力损失,冷却时间,流道顶出等知识。

流道:

1)流道尽可能短和尺寸小,建议尺寸小于直径4mm。

2)流道尽可能的顺滑,少分级。

3)整体流长小于mm左右(含产品),太长建议用热咀或热流道。

4)流道也需做排气。

5)要考虑流道如何取出和自动化生产。

浇口:

1)浇口的大小控制在0.8-1.5mm,必要时做成椭圆形。

2)浇口的残留需要在前期评估中指出来。

3)潜水和牛角浇口,建议做双顶针板的二次顶出。

大水口浇口及流道尺寸评估:

1)D的尺寸需要与机台相匹配。

2)D2的尺寸≤4mm

3)ɑ的角度≤2.5度

4)D3的尺寸≤4mm,见下图

潜浇口评估:

1)ɑ的角度优先40度,45度

2)γ的角度优先10度,15度

3)浇口直径d优先0.8-1.2mm

牛角浇口评估:

1)L1的距离≥4倍流道直径以上

2)L2的长度=弧形长度+5-10mm余量。

点浇口评估

1)流道的角度优先0.5度,其次1度。

2)浇口的切口和距离尽量做短一些。

3)必须模拟流道出模和取货的状态,如果做不到取货,需要改进浇方式。

流道和的顶出评估:

1)所有的倒扣均在顶针上做,修模只更换顶针。

2)所有的流道顶出做直身孔,前端不可做斜度,否则不能调整顶针的长度。

浇口气纹的评估:

1)采用阻胶。

2)加宽浇口。

浇注系统中的主要生产问题点是什么?

流道的粗细尺寸不规范,造成流道的冷却时间比产品的冷却的时间还长,在潜浇口的生产中容易有拖胶粉的问题,或者浇口顶出时有弹伤产品的问题,另外潜浇口的变形位置不够,造成水口断裂和顶出不正常。

增材制造对浇注系统产生的改变

为什么要采用增材制造,主要原因是热量从浇注系统带来,而标准配件都没有考虑浇注系统的散热,散热是浇注系统采用增材制造的主要原因。

大水口主流道的增材制造

唧咀套采用增材制造,首先是需要加厚唧咀套的厚度,才能够在里面做水路,所以在模具排位时,要注意唧咀套的尺寸会加大,原来只有12mm直径左右的唧咀套,采用增材制造后的厚度约为直径30mm左右。在做随形水路时,建议做环形或两瓣形进行设计。

细水口主流道的增材制造

细水口主流道的增材制造与大水口主流道的类似,也是需要加厚唧咀套的厚度,使水路可以在里面分布。

分流道和浇口的增材制造

如果模具采用增材制造,流道部分建议单独做一组随形水路,因为热量是从流道这里带来,是高温持续最长时间的位置,做随形水路时,可以单独的对此处进行调节模温,确保模具的整体温度衡。

热流道的增材制造

热流道的增材制造只有少部分公司在做实验,需要与结构优化一起来完成,因为尺寸比较大,需要大型设备进行制造,如果采用拼接的方法来制造的话,需要设计好拼接位置。

热咀口位置的增材制造

热咀口位置的温度都比较高,需要在热咀附近位置设计好随形水路。热咀口位置的增材制造,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案例,主要是避免热咀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或造成产品不良。

浇注系统的细节设计,是在模具设计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不但要考虑产品生产,还需要考虑回收处理等问题,而在设计中,往往没有全面考虑。

只要是模具,大家都可以来找我,欢迎大家通过以下平台来分享,相互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