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模具设计 >> 模具设计市场 >> 正文 >> 正文

联创电子研究报告理想照进现实,车载光学加

来源:模具设计 时间:2023/6/14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pj/

(报告出品方/作者:德邦证券,陈海进、陈蓉芳)

1.光学细分领域龙头,光电与触显“两翼齐飞”

1.1.内生外延并举,业务协同效应高

公司产品布局丰富,内生、外延协同发展。公司于年由江西省电子集团公司与台资企业合资设立,年成功在深交所借壳上市,是从事光学光电产品及智能终端制造的国内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公司重点发展光学镜头及模组、触控显示器件等新型光学光电产业,并涉及电声、芯片领域,产品运用于多个智能场景。在光学领域潜心沉淀超过15载,公司掌握了成熟的光机电系统设计和模拟分析能力、玻塑混合镜头组装工艺、COB影像模组封测工艺及非球面玻璃镜片模造技术等核心技术,秉承以技术为导向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基业长青的光电企业。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触显业务和光学业务两大部分。触显业务:公司触控显示业务主要从事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到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的生产和销售,相关业务由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和重庆两江联创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负责运营。联创专注于大尺寸高利润产品,平板电脑、智能音箱、安防设备等配套触控显示产品规模快速增长。年,公司继续围绕京东方、深天马等具有上游面板资源的大客户开展深入合作,丰富了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结构,提升了产品技术水平。光学业务:起步于年,以生产各种终端产品镜头为主,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运动相机、智能驾驶、VR/AR等多个领域,是公司收入和盈利的核心部分,年营收达26.69亿元,同比大增超70%。1)手机业务:公司继续保持与华勤、闻泰、龙旗等重要手机ODM客户的合作,另一方面亦直接为品牌手机客户供货玻塑混合镜头等产品。2)车载业务:公司加快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布局,将手机业务的募集资金转向建设车载光学零部件生产线,进一步扩大产能。公司继续深化与Mobileye、Nvidia等方案商的战略合作,扩大车载镜头在国外知名汽车电子厂商Valeo、Conti、Aptiv、ZF、Magna等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扩大了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在蔚来、比亚迪等国内知名终端车厂的合作。3)高清广角镜头模组:高清广角镜头和全景影像模组技术能力行业领先,主要服务于运动相机、无人机、全景相机和智能监控等领域龙头企业。4)AR/VR:“虚拟现实关键光学和光电组件技术创新团队”入选江西省首批VR产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

1.2.核心管理人员变革,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信心

公司股权架构清晰。目前公司最大的股东是江西鑫盛投资,占公司总股本的8.68%,其实际控制人韩盛龙,为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同时,主要高管成员持有一定数量的限售股份,这有利于管理层与公司利益协同一致,保障公司决策的顺利进行。其余主要股东有风险基金、外资企业等,多元的入股背景有利于资金、技术以及人才交流的互补互助。公司旗下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和参股公司,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不同地区的市场,增厚公司盈利能力。

核心领导技术出身,深耕光学产业几十年。21年12月,公司高管核心人员进行调整,原公司副总裁曾吉勇荣升公司董事长、总裁,原光学各业务部负责人齐升公司副总裁。曾吉勇博士在光学电子领域科研经验和技术经验丰富,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精仪系光学工程博士后。历任桂林空军高炮学院理化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室主任;凤凰光学(上海)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总经理助理;公司副总裁王卓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电子与计算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韦恩州立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测控技术专业本科毕业,正高级工程师。历任清华富士康纳米中心光学设计工程师;韦恩州立大学兼职讲师与研究助理;贝克曼研究所研究助理;欧司朗首席光学工程师;佳能创新中心高级工程师兼技术负责;副总裁汪涛为江西省首席模具技师;副总裁胡君剑、李亮等也同样拥有优秀的技术和管理履历;财务总监周满珍服务于公司多年,工作经验丰富。

合理战略布局,集中资源做大光学产业。公司全球化布局,产业集群涉及长三角、珠三角、华中、西南和欧美地区,同时在印度等地区也建立了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联创未来将集中资源做大光学产业,把核心技术、优强产品迅速转化为规模和效益。车载产业园项目落地合肥,强强联合贴近产业集群。为抓住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机会,联创利用多年来在光学产业所积淀的雄厚产品技术、产业基础以及优良的客户资源,结合重要客户就近生产服务供应的需求及合肥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方面的招商产业政策,在合肥设立专门从事车载光学产业的生产经营公司,建设车载镜头/影像模组产品生产线,并拟定于年前达产,形成0.5亿颗车载镜头、0.5亿颗车载影像模组的研发、生产能力。

1.3.光学收入业务占比提升,有望重回增收增利上升通道

公司主业收入增长良好,核心光学业务发展顺利。近几年公司营收增长均在20%以上,年,公司营业收入到达到.58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0.18%。其中触显业务和光学产品业务两大板块收益增速明显,两块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也不断增加,21年触显业务收入占比达到31%,光学元件占比达到25.28%。未来联创将继续聚焦车载光学,预计随着车载光学起量,公司将重回增收增利的上升通道。

光学产品毛利率持续维持高水平。一方面受到手机和触显业务竞争加剧的影响,集成电路业务也发生萎缩,另一方面公司近年的研发投入较高,因此公司的净利润和毛利率增长均有所放缓。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毛利率9.62%,同比减少1.77pct,细分业务中,光学产品毛利率领跑达到23%,虽然较年42%的毛利率下滑,高于显示屏及加工业务的毛利率12%和触屏业务3%。但随着公司的研发兑现和产品结构优化,公司的盈利能力正迅速恢复,年H1,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均有所回升,分别为11.1%和2.2%。未来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智能手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下游新场景有望提振公司增长,市场对手机镜头、车载镜头等光学产业以及触控类产品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能进一步增强。

研发投入庞大,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9.89亿元,同时为了扩大产能近两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比高达33.8%和49.9%。研发人员占比也连年攀升,21年公司研发人员达到人,占比14.5%。截至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项,其中发明专利项,技术积累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发平台方面,公司拥有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触摸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移动智能终端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市光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饶市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省市级研发平台,拥有一支由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博士后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研发及工程队伍,并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展开了系列合作。

2.光学业务:聚焦光学主航道,多产品线成长动力充足

2.1.智能驾驶已成趋势,车载光学产能加速扩张

车载摄像头是ADAS功能实现的必备传感器。车载摄像头通过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实现图像信息采集功能,同时可进行°视觉感知,弥补雷达在物体识别上的缺陷。目前车载摄像头主要以前视、环视、后视、侧视、内视为主。前视摄像头包括单目和多目,能够实现前车防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交通标志识别、行人碰撞预警等功能,成本较高;侧视主要安装在后视镜下方,以盲点检测功能为主;环视、后视和内视主要以全景泊车、泊车辅助和疲劳驾驶检测等功能为主。

今年为自动驾驶硬件高配车型上量元年,车载光学放量正式开启加速。随自动驾驶等级提升,感知层硬件配置要求相应提高,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性能和数量要求均有所提高。今年为搭载11颗摄像头及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硬件高配车型上量元年,如21年发布的蔚来ET7/ET5都将在今年陆续上市,下半年更多重磅车型值得期待,车载光学放量正式开启加速。

智能驾驶已成趋势,车载摄像头需求持续增长。摄像头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上升和市场对自动驾驶需求的增加使得车型多摄像头搭载成为迭代趋势。近年来,全球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加,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为.1亿元,中国市场规模为41亿元,预计到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将达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2亿元,未来车载摄像头市场空间有望快速增长。

车载光学国际化扩张,先发优势明显。车载摄像头市场相比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行业集中度更高。0年,舜宇光学占据全球出货量的32%,远远领先全球其他厂商,近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其余分别为麦克赛尔(8%)、富士胶片(5%)、电产三协(5%)、世高光(5%)、三力士(5%)等。而车载镜头模组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以海外厂商占为主,前三分别是麦格纳(11%)、松下(9%)和法雷奥(7%)。

车载业务增速迅猛,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年车载营收同比增长.39%,并且盈利能力有所增强,是国内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厂商之一。公司与国际知名智能驾驶方案平台商Mobileye、Nvidia、Aurora华为等开展战略合作,持续发力汽车高级辅助安全驾驶、智能座舱镜头的开发;与Valeo、Magna、Aptiv、Mcnex等国际知名汽车电子厂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车载系列镜头正在放量;公司车载光学业务从镜头端延伸到车载影像模组,与终端车厂蔚来、比亚迪等合作开发的多款高端8MADAS车载影像模组和DMS影像模组获得定点,并完成量产准备,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后续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进一步扩充车载光学产能。智能化带动车载摄像头需求增大,公司在综合考虑市场环境等因素情况后,决定加快发展车载光学镜头项目,快速扩充车载镜头产能。公司拟将非公开发行原计划投入“年产2.6亿颗高端手机镜头产业化项目”的募集资金3.88亿元全部用于“年产万颗智能汽车光学镜头及万颗影像模组产业化项目”。同时联创与合肥高新管委会合作建立的车载光学产业园拟定于年前达产,形成0.5亿颗车载镜头、0.5亿颗车载影像模组的研发、生产能力,未来公司车载光学行业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有望提升。

公司各类光学镜头产品产量增长明显,产能利用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年,“年产万颗智能汽车光学镜头及万颗影像模组产业化项目”部分投产,公司车载镜头及模组产能由年产万颗提升至万颗,未来合肥车载光学产业园项目投产之后,预计产能会进一步提升。截止年3月末,公司拥有高清广角镜头及模组年生产能力万颗,车载镜头及模组年生产能力万颗,手机镜头及模组年生产能力0万颗。

2.2.手机光学创新不断,玻塑混合弯道超车

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微创新打开新成长空间。智能手机出货量进入瓶颈期,手机多摄等微创新带动光学行业再成长。-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都在逐年提升,年全球出货量高达15.66亿台。年以后,年出货量增速减缓,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降至13.31亿部,同比下降1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3.92亿部,同比增长4.58%,与0年相比有所好转,但与19年以前相比仍不尽人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先前的高速增长,考虑到22年全球需求疲软、通胀高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新冠疫情及供应链紧张等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全年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前景仍不容乐观。智能手机或已进入存量时代,由出货量增长带动的光学光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增速也相应放缓。在智能手机出货量进入瓶颈期的背景下,各厂商纷纷采取微创新来推动终端销售。其中光学成为最显著的创新点,包括多摄渗透、摄像头规格提升、采用3D感应摄像头、光学屏下指纹识别等。

手机摄像头材质更加追求性价比和轻便,玻塑混合或将成为主流。从材质角度划分,镜头主要分为塑料镜头、玻璃镜头以及玻塑混合镜头。玻璃镜头具备透光率高、成像效果好、耐高温、可靠性强、可选择范围广泛等优势,但玻璃镜头成型难度高、价格高。塑料镜头具备工艺成熟、易于量产、成本低等优势,但塑料镜头的温漂现象比较明显,即其表面形状、尺寸和折射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景深,对FF成像系统有较大影响。玻塑混合镜头则综合了玻璃和塑料两种镜头的特点,在提供高质量成像和强的耐高温和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镜头的成本,从而使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手机摄像头中改善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拍照摄像的体验。

模造玻璃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目前联创电子是全球第二大模造玻璃供应商。该技术是将玻璃材料加热软化后置于高精度模具中热压成型,比起传统玻璃铣磨,更利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联创在该技术领域全国领先,能自行进行精密模具设计制造及镜片模压成型;同时公司还拥有较为完备的非球面塑料镜片、塑料镜筒镜座、塑料镜头、玻塑混合镜头等技术,为未来手机镜头向玻塑混合材质的转变打好基础,有望弯道超车。

优势技术与定制化方案结合,提升产品认可度。手机镜头及模组业务产品涵盖屏下指纹镜头、准直镜头、手机镜头、外挂镜头以及摄像头模组等。联创利用公司领先的模造玻璃加工技术及塑胶镜片加工技术组合,研发出的玻塑混合大光圈64M高像素手机主摄镜头,实现了公司在手机品牌终端主摄方案的突破;同时公司研发的F1.49超大光圈50M高像素长焦人像拍摄镜头,实现单反级别的虚化效果,为手机品牌终端提供差异化后摄解决方案,丰富了公司高端手机镜头产品结构,目前正在小批量出货。客户布局方面,以模组业务为例,公司继续保持与华勤、闻泰、龙旗等重要手机ODM客户的合作;同时在手机镜头业务方面,借助其技术优势,加强服务于品牌手机客户,包括三星、荣耀、中兴等。

2.3.高清广角镜头领域行业领先,VR/AR带来发展新机遇

以高清广角镜头为基础的智能终端产品领域前景一片大好。运动相机市场需求旺盛,下游应用范围包括户外运动、极限运动、消费者日常生活、真人秀节目拍摄、机器视觉、赛事直播、农用测绘等多领域。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0年全球运动相机出货量将超万台,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全景相机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