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模具设计 >> 模具设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对标学习找差距,相互交流促提升三

来源:模具设计 时间:2022/5/11
北京皮肤科治疗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index.html

全面对标找差是宝钢金属全面改善经营质量的内在要求,通过与行业内优秀标杆开展实地交流,在降成本、提效率和强经营等方面向标杆看齐,学习好的经营理念、管理思路和方法工具,拉动各单位主动持续挖潜,持续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营能力。宝钢金属各单位正积极“动起来、走出去”,用心“取经”,从对标活动中“吸收能量、练好内功”。

江苏宝钢精密

江苏宝钢精密围绕重点产品,同行业标杆企业A单位进行全面对标,收获了深刻的启示,制定了可行的举措。

对标交流对象

A单位:某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母线产能约万公里/月,预计在年6月份后扩产至万公里/月。

对标交流内容

围绕母线产品拉拔合格率低等问题展开,从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进行对标。

人: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总体上无明显差别。从穿模、调车、直至下盘作业全过程跟踪看,作业员操作方法基本一致。

机:双方生产设备结构类型基本一致,从整个车台内部结构观察下来,并无差别。

料:对标模具使用,A单位对模具的直径公差范围要求比较严格,砖石模直径公差范围均按±0.2um高标准筛选。

法:模链的设计,双方有差异,后续将进一步优化模链,严控模具的公差范围,重新摸索适合车台的模链。

环:保证生产需求的同时,需要有效防止产品因储置不良而导致的锈蚀问题。

启发和收获

A单位的成本管控方面,值得学习,大到模具消耗、原材料,小到一张防锈纸、一包干燥剂,A单位都有严格的管理,可从中吸取经验,针对母线成本较高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可行的对策措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改进举措

A品率改善:成品模穿模后调车前,先转动车台,触摸最后一组塔轮内的模具有无明显抖动;尝试改变与优化绕线方式。

优化模链设计:确认关键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通过试验确认最佳模链路径。

工序成本核算:进一步完善并细化产品工序成本的核算。

供稿:江苏宝钢精密编辑:唐兰君、熊诗玲出品:宝钢金属党群工作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