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闫俊刚,邓崇静)
一、国内优秀的汽车电子标的
(一)公司历经多次周期,重获新生
华阳集团于年成立,地处广东惠阳市,历程多次改制,由国营企业变身为民营企业。年以后,公司抓住多媒体行业由磁带切换到碟片的行业机遇,快速发展,成为视盘机(DVD/VCD)精密零部件行业的龙头。年左右随着多媒体行业由视盘机迭代至数码时代,市场萎缩,公司进入下行通道。随后,公司确立发展方向,形成了以汽车电子、精密电子部件、精密压铸、LED照明为主的业务布局,获得二次新生,主要客户长城、长安、广汽、北汽、众泰等自主品牌。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汽车电子(核心是中控/仪表/HUD产品),精密压铸,精密电子部件,LED照明部件四大类。汽车电子的业务模式为对接应用软件与车企之间的需求,实现芯片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车企和芯片厂商之间的桥梁,因此需要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断开拓创新,将前沿的技术创新进行产品化落地,持续高研发投入,多年来研发费用率保持7%以上。
公司于年改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华阳集团,同时引入职工持股。根据年一季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华阳投资持股比例57.1%,第二、三大股东为中山中科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与珠海横琴中科白云股权投资基金,分别持股8.3%和4.7%,两者均为IPO前持有的财务投资者。公司实际控制人包括李光辉、邹淦荣、张元泽、吴卫、李道勇、孙永镝、陈世银、曾仁武等八位境内自然人,通过大越第一投资持有华阳投资的76.3%股份,间接控股华阳集团。
华阳集团主要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主要有:(1)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车载娱乐系统、GPS等产品业务。(2)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HUD(抬头显示)、车载无线充电、激光头及其精密部件等产品业务。(3)华阳精机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精密铸造等产品业务。(4)华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LED芯片、LED照明灯具等产品业务。(5)华阳数码特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精密电子部件、车载后视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等产品业务。
(二)汽车电子不断拓品类,是公司四大业务的核心
公司产品覆盖的四大业务中,汽车电子是盈利增长和弹性所在,精密压铸提供稳定现金流。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为29.5亿元,同比+39.9%,占总收入比例为65.6%;精密压铸业务收入为9.4亿元,同比+47.5%,占总收入比例为20.9%;精密电子业务收入3.4亿元,同比-12.2%,占比为7.7%;LED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15.3%占比为3.6%。
汽车电子业务:直接面向整车厂提供配套服务,根据年年报披露,产品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领域,产品包括车载影音、导航、液晶仪表、抬头显示(HUD)、域控制器、流媒体后视镜、车载摄像头、自动泊车系统(APA)、盲区监测(BSD)、驾驶员监测系统(DMS)、无线充电、T-BOX、FOTA等。
精密压铸业务:主要生产铝合金、锌合金精密压铸件,面向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3C电子部件及工控部件等领域。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主要应用于底盘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汽车发动机及变速箱、新能源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等。精密3C电子部件应用于航空、机械、电子、通信等行业的各类连接器及结构件等。
精密电子业务:主要生产与光盘应用相关的产品,拥有机芯、激光头及组件等产品线。激光头及组件产品主要为代工,机芯类产品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
LED照明业务:包括LED封装、LED照明灯具等,主要产品包括封装产品、智能照明灯具、商业和工业照明灯具等。
(三)持续高研发投入,迎来业绩高增长兑现期
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汽车电子不断拓品类。汽车电子厂商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在于依托硬件,构建软件实力,是芯片厂商和车企之间的桥梁。公司的优势在于:(1)与车企丰富的合作经验,满足车企的个性化软硬件需求;(2)有强大的硬件制造经验和产品工程化快速落地的能力。公司前期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年公司研发费用从2.1亿元攀升至3.5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由4.6%提升至8.5%。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持续拓展新品类,从中控、仪表不断演绎出抬头显示、ADAS泊车、无线充电、独立数字功放等新产品线。
年以来汽车电子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回升,精密压铸业务继续稳步增长。-年乘用车行业进入下行通道,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营收下降,归母净利润下滑至年的0.2亿元,主要原因是北汽银翔、众泰等尾部自主客户销量下降,新项目进度延迟。公司随之主动清理落后客户,计提相关存货跌价和坏账准备,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拓展新的优势自主和合资客户,盈利能力持续回升,主要从事中控仪表产品的子公司华阳通用电子净利率从年的-3.7%提升至年的4.1%。精密压铸业务持续稳步发展,营业收入从年的1.9亿元提升至年的9.4亿元,CAGR为+25.3%,毛利率也长期保持在30%左右(年由于铝价原材料上涨,毛利率为25.7%)。在客户方面,公司不断开拓新项目新客户,覆盖客户包括德国大陆、博格华纳、采埃孚等世界强。(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汽车电子:中控仪表稳步增长,HUD打开成长空间
(一)需求和供给共同推动汽车座舱升级,座舱正迈入智能化时代
需求、供给两端共同推进,赋能汽车座舱智能化升级。需求端:智能座舱从应用场景出发,是消费者最容易感知的智能化体验。消费者从最开始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等的生理需求,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情感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汽车已不止是出行工具,而是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的第三空间;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逐渐分流到车端,智能座舱认可度增加,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的支付意愿也得到快速提升。供给端:智能座舱由于技术实现上相对智能驾驶难度较低,且不同于智能驾驶有相对严格的法规约束和等级划分,因此对车企来说更容易实现。
座舱智能化升级是汽车智能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智能驾驶初级阶段还是无人驾驶阶段,汽车仍具备消费品属性。传感器通过感知外部环境,反馈给汽车“大脑”,座舱是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用户的需求通过座舱反馈给汽车“大脑”,汽车“大脑”结合内外部信息,做出决策后实现安全可靠的驾驶。
汽车座舱经历了机械、电子、网联时代,正向智能化时代迈进。20世纪60-90年代为机械时代,座舱主要由机械式仪表盘及简单的音频播放设备组成,物理按键结构单一;-年为电子时代,小尺寸中控液晶屏与导航功能开始使用;年开始进入网联时代,座舱的网联水平与人机交互能力提升,中控液晶屏尺寸变大,但系统产品仍是分布式离散控制。随着智能驾驶和第三生活空间的需求升级,感知、人机交互、芯片性能的技术突破,座舱产品将进一步升级,座舱域控制器、多屏互融和AR等应用会进一步普及,迈入高度智能化阶段。
(二)中控仪表:受益行业红利+国产替代,产品收入稳步增长
1.中控仪表产品量价齐升,预计年国内市场达亿元,CAGR为20%
传统中控实现收音机,CD机等娱乐功能,汽车电子功能安全级别较低,一般为ASILA。传统仪表实现显示车速、油耗的功能,安全级别较高,一般为ASILB。中控产品升级驱动力:一方面基于用户对娱乐性需求,中控具有类似手机的娱乐属性,另一方面支持的APP应用增多,性能要求提高,消费者也愿意买单。仪表产品升级驱动力:基于用户的安全性需求,用于显示汽车底盘故障、导航等需求增多,后期更多的智驾功能也会在仪表上显示,大尺寸全液晶仪表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中控、全液晶仪表类似消费电子属性,渗透率不断提升。截止年3月,根据汽车之家车型配置统计,-年度款车型中控、全液晶仪表配置率(配置中控功能的车型数量与总车型数量的比值)提升迅速,年度款车型中控、全液晶仪表标配渗透率分别为29.7%、0.1%,款车型中控、全液晶仪表标配渗透率分别提升至89.2%、48.8%,较年度款分别提升15.1pct、19.7pct。从终端销售来看,年全液晶仪表的标配渗透率(具有全液晶仪表功能的车销量与总销量的比值)约为29.1%,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控、仪表向大屏化趋势发展。截止年3月,根据汽车之家车型配置统计,-款车型中控、仪表8寸以上大尺寸屏的配置率均呈现提升趋势。其中款车型中8-12英寸中控屏配置率仍占主流,较款提升14.1pct至51.5%;12英寸以上中控屏配置率较款提升6.5pct至21.6%。而款配置了全液晶屏幕的车型中,12英寸以上仪表屏配置率占主流,较款提升14.5pct至30.7%;8-12英寸仪表屏配置率较款提升2.8pct至10.9%。
预计年国内中控、仪表市场空间有望达亿元,复合增速为20%。根据我们测算,年中控、全液晶仪表的渗透率约为86%、32%。基于消费的安全和娱乐性需求,假设中控、全液晶仪表渗透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增长速度随着渗透率提升而逐渐放慢,其中全液晶仪表由于目前渗透率较低,所以渗透率提升速度相对更快,到年分别提升至97%、75%。年中控、全液晶仪表、普通仪表单价分别设为1元、元、元,单车价值随着屏机分离、屏幕大尺寸化、软件升级和座舱域控制器升级,呈现增长趋势,传统仪表单价仍维持不变,到年单价分别为元、元和元;国内乘用车产量增速。综上测算得,年中控、仪表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亿元、亿元,复合增速为15%、30%。
2.中控/仪表市场格局:格局相对分散,国产替代加速
中控/仪表产品正处于软硬件快速迭代时期,国产供应商有望把握历史机遇实现快速国产替代。国内中控/仪表市场外资供应商主要有博世、安波富、伟世通等国际Tier1企业。此前外资由于与瑞萨、恩智浦、英飞凌等座舱芯片企业长期的密切合作和联合研发,产品竞争力较强。随着汽车座舱智能化升级,更多的消费电子芯片厂商切入到汽车行业,以及座舱软件快速迭代升级,给予了国内供应商赶超的机会。随着国内供应商技术日益成熟,凭借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和成本优势,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国内参与者主要有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航盛电子等。
与外资企业相比,一方面由于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崛起,培养了众多软件人才,产生了大量电子供应链,自主零部件企业获得了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自主零部件企业具备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满足车企定制化开发的需求。
中控产品国产替代发展进程较快,液晶仪表产品有望复制中控的发展路线实现快速国产替代。中控产品主要满足用户的娱乐功能,功能安全等级要求更低,国产替代进程发展较快,以德赛/航盛/华阳为代表的自主零部件企业表现比较突出。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H1国内中控多媒体市场份额中,市占率前三分别为德赛西威(11.4%)、安波富(11.0%)、航盛电子(7.5%)。全液晶仪表产品由于涉及油耗、速度、导航等多项指标,安全等级要求较高,博世(34.9%)、伟世通(23.5%)、马瑞利(12.0%)等仍占据行业前三。
3.技术优势+突破优质客户,公司中控仪表产品有望量价齐升
公司紧抓产业变革,构建极强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在软件方面,华阳集团研发的软件开发平台“AAOP”,聚焦智能座舱平台化,通过车规级标准器件、丰富硬件配置、统一软件接口、高效研发模式和完善诊断系统邓,为车联网生态打造一个开放式、可定制的软硬分离平台。AAOP软件标准架构分层包括驱动层、中间件层、应用逻辑层和UI层,可灵活适配车联网系统,如阿里斑马、腾讯车联TAI、百度DuerOS等。在芯片硬件方面,根据投资者互动平台,华阳集团座舱域控产品线已覆盖高通、瑞萨、芯驰等主流芯片方案,已获得长安、长城等客户定点项目。
华阳集团凭借技术+成本优势,加速国产替代。根据投资者互动平台,公司客户结构由上市前的长城、北汽、众泰,进一步向优势车企品牌切换,至年客户已新增长安自主、广汽自主、长安福特等,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展望未来,随着座舱类似手机由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路线,在架构集中化趋势下,座舱向域控制方向发展,软件能力要求增高,市场份额有望向优势企业集中。
(三)HUD:即将迎来渗透率加速上升拐点,产品收入加速放量
1.HUD沿着C-W-AR路线升级,技术壁垒较高
HUD(英文全称HeadUpDisplay,中文称为抬头显示),其主要功能是把重要的数据(车速、油量、导航等)投影到驾驶员正前方,从而减少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低头看仪表的行为。HUD的硬件架构包含信息采集、控制、投影显示(PGU)单元。采集信息单元负责采集车况信息(如车速、油量、导航等)和路况信息,控制单元负责处理信息;投影显示单元负责生成投影图像及投影至挡风玻璃上。前几年由于HUD相关技术不成熟,消费者体验感一般,所以市场渗透率较低,随着技术成熟,以大众ID4、蔚来EC6、长城哈弗H6、广汽GS8等重要车型开始逐步量产搭载HUD后,HUD逐渐得到消费者认可。
HUD将沿着C-HUD,W-HUD,AR-HUD技术路径不断升级。C-HUD主要应用于后装市场,通过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块透明树脂玻璃进行成像,其成像区域相对较小,成像距离相对较近,投影内容少;W-HUD通过光学投影原理,将光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在驾驶员的视线前方形成一个虚像,可以支持较大成像区域和较远的成像距离。AR-HUD则是利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其成像区域更大,成像距离超过10m,路面覆盖范围可达m,显示信息更加丰富,实现3D增强显示。
HUD的研发生产壁垒主要在于:投影单元技术难突破、消除图像畸变对软硬件要求高、须具备丰富光学实践经验、须具备定制化能力。
壁垒一:投影单元(PGU)技术难突破。投影单元技术方案主要分为LCD(液晶显示)、DLP(数字光处理)、LCOS(硅上液晶)三种。LCD方案由于工艺技术成熟,量产成本低等优势,目前是WHUD的主流应用方案,但由于亮度低、小视场有限等因素,未来该方案可能会逐渐被淘汰。DLP方案具备大视场、较高的投影质量等优点,是目前量产ARHUD的主要技术方案,但由于DLP是美国TI的专利技术,DMD芯片及控制器均为TI独家提供,量产成本较高,并且DLP式ARHUD体积一般超过15L,远高于TFT式技术的7-8L,故应用难度较高。LCOS方案具备量产后成本低、亮度高、色域宽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工艺技术尚未成熟,短期内仍难以大规模应用。
壁垒二:消除图像畸变对软硬件要求高。由于前挡风玻璃的自由曲面将导致成像画面畸变,硬件方面需要通过自由曲面反射镜和挡风玻璃调试以消除画面畸变,对自由曲面镜模具的精度要求和非球面镜工艺要求均较为苛刻,需要一次成形;软件算法方面,需要使用软件算法来解决呈现虚像的“畸变”矫正。
壁垒三:须具备丰富光学实践经验。由于前挡风玻璃为反光面,前后两面易造成重影,此外还有视差效益,凸透镜导致阳光倒灌烧坏投影单元等系列光学类问题,因此需要丰富的光学knowhow实践经验。
壁垒四:须具备定制化能力。HUD厂商需在早期设计阶段参与车厂规划,根据不同车型的需求调整HUD参数。
2.HUD迎来渗透率加速拐点,预计年国内市场达亿元,CAGR79%
HUD标配终端渗透率低仅6.3%,年终端渗透率将迎来加速渗透的拐点。HUD作为座舱“第三屏”,在中控/仪表屏尚未普及时,整体配置率提升较慢。截止年3月,根据汽车之家车型配置统计,-年度款车型HUD配置率(配置HUD功能的车型数量与总车型数量的比值)呈现缓慢提升,年度款车型HUD标配、选配配置率分别为0.9%、0.1%,款车型HUD标配、选配配置率分别提升至11.2%、15.3%,较年度款分别提升4.8pct、9.8pct。从终端销售来看,年1月HUD的标配渗透率(具有HUD功能的车销量与总销量的比值)约为6.3%,较去年同期提升1.8pct,仍处于低位。根据前文一方面中控、仪表渗透率已提升至较高位置,另一方面年度款车型较年度款车型的配置率明显提升,我们判断年HUD终端渗透率将迎来加速渗透的拐点。
年1月较上年同期,分车系来看自主品牌标配HUD的渗透率提升最多;分价格带来看,15-20万的渗透率提升最为明显。按标配HUD分车系渗透率来看,年1月渗透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日系(9.4%)、自主(6.4%)、美系(5.7%)、德系(4.8%),较去年同期分别+2.3pct、+2.5pct、+2.0pct、-0.3pct,中系品牌车型提升更为明显。按标配HUD分价格区间渗透率来看,年1月渗透率前四的价格带分别为20-25万(15.5%),30万以上(12.9%),25-30万(10.8%),15-20万(8.8%),分别+3.7pct、+3.6pct、+0.5pct、+3.8pct,15-20万价格带车型提升明显。
预计年国内HUD市场空间有望达亿元,复合增速为79%。根据我们测算,年HUD的渗透率约为7%(含标配+选配),随着高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不断迭代和渗透,中控仪表屏渗透率提升到高位,HUD作为座舱第三屏有望快速普及,假设到年HUD渗透率提升至50%,其中WHUD提升至36%,ARHUD提升至14%。年WHUD和ARHUD单价分别设为0元、0元,单车价值随着技术成熟后,分别呈现递减趋势;国内乘用车产量增速。综上测算得,年WHUD和ARHUD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91亿元和90亿元,复合增速分别为59%和%。
3.HUD市场格局:竞争格局良好,自主份额提升迅速
HUD尚处于产品普及期,外资供应商占主导地位,国产供应商正加速崛起。国内HUD市场外资供应商主要有大陆、日本精机、电装等国际Tier1企业,由于外资供应商研发时间早,与合资车企客户关系紧密,有较强的溢价权,主要配套合资车企客户。随着国内供应商技术日益成熟,凭借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和成本优势,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国内参与者主要有华阳集团、中国台湾怡利电子、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等,主要配套自主品牌客户。
HUD作为汽车智能化增量赛道,近年来自主份额提升迅速。目前由于HUD整体渗透率较低,搭载HUD的车型一般为高端豪华合资车型,因此,国际Tier1供应商占据主要份额。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年标配HUD的市场份额前五为日本精机(33.3%)、大陆(27.0%)、电装(20.1%)、中国台湾怡利(9.1%)、江苏泽景(3.6%)。随着技术逐渐成熟,规模化应用使成本下探,自主Tier1供应商加速崛起,年国内HUD市场份额前五,分别为电装(39.4%)、华阳集团(16.2%)、中国台湾怡利(16.0%)、大陆集团(11.1%)、日本精机(9.3%)。
4.十年技术研发储备,公司HUD收入迎来放量期
公司HUD研发技术位居国内前列,产品覆盖C-HUD、W-HUD和AR-HUD及对应解决方案。公司领先国内同行,于年便组建光学团队,致力于HUD产品工程化研究落地,已推出较为成熟的C-HUD、W-HUD及AR-HUD产品及解决方案,截止年已拥有超过百项的HUD专利技术,位居国内第一。公司依托自身在智能座舱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HUD与中控、仪表等产品的联合开发,是HUD行业的“座舱领域专家”。公司自主搭建了完整的AR-HUD的平台,可实现包括ADAS、仪表、导航的显示输入,并针对车企多样化需求,推出了低成本“TFT+光学膜”的AR-HUD解决方案和高性能的DLPAR-HUD解决方案。
根据公司年2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W-HUD已量产搭载于东风日产、长安、长城多款车型,AR-HUD量产搭载广汽GS8。截止年3月已获得长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东风本田、比亚迪、东风、金康赛力斯、越南Vinfast等客户的定点。
与外资Tier1企业相比,公司具备成本和快速响应的能力。与中控仪表行业类似,国内的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崛起,既培养了软件人才,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供应链,公司因此具备较好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公司作为自主零部件企业,在智能座舱行业的探索阶段,具备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满足车企的定制化开发的需求。
与国内HUD初创企业相比,公司作为成熟的上市企业具备较好的采购规模化优势和丰富的客户资源。与原其他领域的新进入者相比,公司在HUD及光学领域,具备近十年的研发技术储备,工程产品量产经验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四)无线充电、功放以及APA等更多品类有望持续拓展
1.车载无线充电行业配置率仍较低,多年技术储备助力公司产品收入快速增长
无线充电技术又称非接触式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即通过电磁感应、磁共振、电磁波辐射等原理,实现将电能从供电设备传送至用电装置的技术。
车载无线充电配置率仍较低,未来三年有望迎来快速渗透期。车载无线充电无需频繁插拔充电线,可增加行车安全,改善车内手机使用和充电的体验,相比于有线充电,充电效率差别不大,是一种较好的应用场景。根据汽车之家车型配置统计,款车型及以前,车载无线充电配置率为0%。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手机配置和个性化的要求提高,车载无线充电功能配置率不断提升。截止年3月,根据汽车之家数据统计测算,-年车载无线充电配置率呈现逐渐提升趋势,年度款车型车载无线充电标配、选配配置率分别提升至20.6%、10.1%,较年度款分别提升5.3pct、6.5pct。考虑到车载无线充电单车价值较低(-元),消费者对车内手机使用和充电体验的需求,我们判断未来三年车载无线充电配置率将加速提升。
经我们测算,年国内车载无线充电市场约为26.5亿元,-年CAGR为51.7%。若假设年国内车载无线充电渗透率(具有车载无线充电功能的车销量与总销量的比值)等于年度款车型的标配配置率为15.3%,基于消费者对座舱内的娱乐性需求,手机使用频率的提升,车载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到年渗透率提升至50%。汽车产销量按照前文假设。随着高压快充技术以及更多的功能整合,单车价值由年的元提升至年的元。经测算,年国内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未来4年CAGR为+51.7%。
全球车载无线充电市场规模测算方式与上文类似,假设全球汽车产量由年的8万辆提升到年的万辆,车载无线充电渗透率由15.3%提升至年50%。经测算,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8.6亿元,未来4年CAGR为+48.3%,到年市场规模增长至90.0亿元。
公司车载无线充电技术储备丰厚,已成为国内外众多车厂的优质供应商之一。公司于年开始就致力于车载无线充电的前装开发,并且在年加入WPC联盟,于年率先通过Qi1.2.4标准的认证。产品覆盖从5W充电到40W充电,支持主流手机私有快充协议,并融合NFC钥匙等技术实现车辆启动控制。支持多家主流手机品牌快充,拥有自动循迹功能并融合了手机NFC车钥匙等技术。根据年12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已获得包括比亚迪、长城、长安、一汽、广汽、金康赛力斯、奇瑞、东风岚图、丰田、悦达起亚、长安福特、现代等客户定点项目。公司无线充电产品的技术亮点包括:
(1)兼容性高、充电效率高。公司对当前市场所有具备无线充电的手机尺寸、接收线圈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适应性设计,保障了高适配度和充电效率的最大化。
(2)卓越的EMC表现,避免干扰其他设备。公司无线充电产品通过优秀的技术设计,满足最高等级的EMC实验要求。在KHz工作频点,通过采用正弦波方式,力求将电磁辐射降到最低。在用户使用收音机、无线钥匙PEPS功能时,通过主动调节充电频率、,避让PEPS功能,来避免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3)优秀的散热表现。公司采用铸铝散热片,独创的结构设计和被动散热设计方案等方式控制手机的升温,同时防止充电端热量的传导,提高充电效率。
(4)可靠的安全保障。公司产品有FOD检测、过温、过压、过流保护等功能,也增加了人体受电磁场辐射的测试,产品符合ASILB功能安全等级要求。
2.独立数字功放、APA泊车等更多拓品类逻辑有望继续演绎
智能电动+消费升级背景下,独立数字功放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随着汽车电动智能化以及消费升级背景下,用户对汽车音响音质提升,车载扬声器数量增加、专业程度更高,音源主机内置功放的功率已不足以驱动专业级别扬声器,需要加装更大功率独立功放以获得更优的声学效果。截止年3月,根据汽车之家车型配置统计,-年度款车型12个及以上扬声器配置率(配置12个及以上扬声器的车型数量与总车型数量的比值)呈现提升趋势,年度款车型12个及以上扬声器标配配置率分别为0.4%,年度款车型提升至16.2%,较年度款提升7.2pct。随着自主品牌车企的车型逐渐高端化,以及电动智能汽车的快速渗透,搭载较多扬声器的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我们预计车载独立数字功放渗透率也将快速提升。
公司凭借汽车电子的研究和技术储备经验,孵化出独立数字功放产品。根据年3月2日-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搭载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多喇叭通道的数字功放产品已获得长城、长安定点项目。
此外,由于汽车智能化还在行业初期,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储备的技术还包括APA泊车、DMS、香氛等,后续产品线有望持续拓展。(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精密压铸继续向上,其他业务有望止跌企稳
(一)受益汽车轻量化大趋势,精密压铸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经之一。双碳背景下,汽车行业势必成为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燃油车中汽车燃料中的60%用于负荷车辆自重,质量普遍比燃油车高-kg的新能源汽车消耗更大比例的能量于负荷自重。根据欧洲铝协,燃油汽车每减重kg,每百公里可以降低0.3-0.6L油耗,纯电汽车每减重10kg,可提升2.5km续航,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
材料轻量化是汽车减重的重要方式,铝合金凭借优越性能是现阶段最可行的轻量化材料。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汽车轻量化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重点发展的目标,逐步构建我国自主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体系,近期以完善高强度钢应用体系为重点,中期以形成轻质合金应用体系为方向,远期形成多材料混合应用体系为目标。路线图指出,年汽车单车用铝合金要达到kg。根据测算汽车每使用60kg铝,可降低燃油车0.41-0.81L油耗,电动车轻量化系数可降低21.7%。
凭借先进的模具技术和制造经验,公司精密压铸业务营收将继续稳步增长。公司精密压铸业务始于3年,主要生产铝合金、锌合金精密压铸件,目前拥有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3C电子部件及工业控制部件等产品线。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大陆、威伯科、艾默生、电产等Tier1。此外,凭借先进的精密模具技术、强大的FA能力和质量管控能力,根据公司年年报,公司成功开拓了PSA、南沙电装、飞利浦电子、美国斑马科技等新客户,成功导入了欧洲大陆、本田及北美采埃孚(ZF)等优质项目。随着精密压铸业务在汽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能进一步优化和客户质量提升,未来业务营收规模将继续高增长。
(二)精密电子部件LED照明有望企稳
视盘机市场缩小,精密电子业务或通过转型实现企稳。公司精密电子部件开始于年,主要生产与光盘应用相关的产品,拥有机芯、激光头及组件等产品线,客户主要包括日立、深圳高美福电子、欣蒙电子、天誉飞歌、光宇实业等。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产业换代,硬件存储与网络存储的发展,视盘机市场持续缩小,公司精密电子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缩小,一方面通过产品优化、客户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精密电子业务的收入有望企稳。
照明LED化大趋势,公司凭借多年的制造经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LED照明业务有望保持稳健经营。LED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LED照明光源、手机及电视等各种背光源市场快速兴起的背景下下,LED照明产业规模快速增长。LED照明产业包括上游外延片、芯片制造,中游芯片封装以及下游的灯具制造等。市场参与者包括美国科锐、中国台湾亿光电子、中国台湾光宝电子、华阳集团、雷曼光电、茂硕电源等。华阳LED照明业务于8年开始布局,业务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涉及LED封装、LED光源制造、LED灯具制造、LED电源,由于许多企业进入进入相关领域,导致竞争激烈,利润率水平较低。公司LED照明业务的主要合作客户包括飞利浦、乐金电子、旭光电子、积微电子等。公司凭借多年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转型智能照明、欧洲工业和办公照明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稳健发展。
四、盈利预测和投资分析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精密压铸、精密电子及LED照明等业务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受益于智能化、轻量化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公司主营业务所在的市场持续扩容,企业营业收入存在大幅度增长空间。
主营业务核心假设:
(1)汽车电子业务:受益智能化下,中控仪表产品受益行业红利和国产替代,产品收入继续稳步增长;受益高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不断迭代和渗透以及中控仪表渗透率已提升至高位,第三屏HUD产品有望迎来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的拐点,产品收入加速放量,打开成长空间;基于积累丰富的汽车电子研发储备和量产经验,无线充电、独立数字功放以及APA泊车等产品线持续拓展。预计公司-年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收入43.4、59.3、78.3亿元,同比+47.3%、+36.7%、+32.1%,毛利率21.2%、22.0%、22.5%。
(2)精密压铸业务:受益轻量化背景下,先进的模具技术和制造经验,公司精密压铸业务营收将继续稳步增长。预计公司-年精密压铸业务实现收入11.7、14.1、16.9亿元,同比+25.0%、+20.0%、+20.0%,毛利率25.7%、27.0%、27.5%。
(3)精密电子业务:由于视盘机业务缩小,业务面临转型谋求新发展。预计公司-年精密电子业务实现收入3.1、2.8、2.6亿元,同比-10%、-8%、-7%,毛利率8.0%、8.0%、8.0%。
(4)LED照明业务:LED照明市场持续扩大,但竞争激烈,公司业务有望保持稳定。预计公司-年LED照明业务实现收入1.8、1.8、1.7亿元,同比+8%、0%、-5%,毛利率20.0%、20.0%、20.0%。
与可比公司相比,华阳集团是国内少数实现同时切入智能化、轻量化赛道的公司,紧跟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业务结构良好。汽车电子业务是公司收入增长及业绩弹性所在,其中中控仪表稳步增长,HUD加速放量,更多产品线持续拓展,精密压铸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我们认为公司具有良好的持续成长能力。
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EPS分别为0.89、1.35、1.95元/股。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