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胜则湖北省,湖北省则全国胜。
3月17日,抗疫形势日趋明朗。从这一天开始,包括山东在内的41支国家医疗队人离开武汉踏上归程。回顾来时路,一只口罩曾经惊心动魄。
由于疫情爆发突然,“买不到口罩!”一度成为全国人民的苦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口罩生产大省,成为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的重要输出地,全力以赴保武汉、保湖北、保全国,尽显责任担当。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工信部数据显示,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作为口罩生产大省,山东省产能占到全国十分之一,浙江、山东、河北是中国口罩企业数量最大的三个省份,占全中国口罩企业的52%。
3月1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晓表示,山东对医用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实行台账管理,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扩大产能、提升产量,其中,一个多月时间,全省口罩日产量由万只扩大到万只,提升了6倍多。
一只口罩的“山东传奇”是如何炼就的?
一、山东企业的“眼光”
疫情是一场危机,更是一场考验。山东口罩产能迅速提升,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指挥调度,离不开一大批眼光敏锐的企业。
3月3日,大众日报报道了单县朱氏药业,如何从一个药企迅速转产口罩的生产实例。
朱氏药业本是一家药企,医用口罩不是企业主打产品,以前只有一台机器、一天1万只的生产能力。新冠肺炎疫情一开始,朱氏药业董事局主席朱坤福就带人连夜奔赴江苏张家港,洽谈购买口罩生产设备。次日凌晨四点多,订下10台设备。
设备没有物流公司运送,朱氏药业派出了自己的物流车负责设备运输。由于设备数量多体积大,分派三批物流人员进行运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初三设备运回单县,以每人每天2万元的报酬,聘请技术指导员,同时组织员工进行口罩生产培训,并将所有能上岗的人力投入口罩生产线。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口罩日产从1万只迅速上升到了17万只。此外,政府也给予包括原材料、设备采购、贷款等方面的协助。
朱氏药业是疫情危机下,山东口罩生产的一个缩影。眼光,是占领先机的第一步。在危机面前,看准,展现出山东企业家的素质和水平。
二、山东企业的“韧性”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山东企业表现出强劲的韧性。
疫情之下,口罩需求暴涨,但鼻梁条缺货严重制约了产能。企业将信息反馈到工信部门后,工信部门联系到了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
山东华凌电缆是一家民企,过去从未生产过鼻梁条,但他们没有说不,而是立刻组织骨干进行技术攻关。华凌电缆成立了口罩鼻梁条研发生产小组,和以技术、生产、设备技改人员为主的专项研制小组,并立即行动,改造两条生产线。
由于此前对鼻梁条一无所知,技术攻关首先从解剖口罩开始。工作人员收集了20多种口罩拆出鼻梁条,从材质到形状再到工艺,并比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研究。
由于鼻梁条规格是毫米级,因此模具设计、工艺改造的精度很高。三四位技术骨干24小时轮班研发。先用电脑建模,成倍放大设计模具,成功后再缩小。连续一周时间,技术难题终于攻克。据了解,华凌电缆为生产鼻梁条前后投入达到余万元,起初每天生产2-3万米,约30万只口罩用量,目前日产能扩大到24万米,约万只口罩用量。
“毅力+创新”就是企业的韧性。向完全陌生的领域进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山东制造的韧性,在防控中让人刮目相看,也让人对山东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三、山东企业的速度
疫情突如其来,口罩需求量大而急,对企业的生产速度提出特别要求。在这方面,山东企业也经受住了考验,表现优异。
山东日照三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有27年口罩生产史,过去专注于外销,口罩及其防护产品远销42个国家和地区。抗疫开始后,国家工信部点名该公司为支援湖北医疗防护物资重点生产供应单位,随后山东省政府也给其下达了任务。
临危受命,三奇医卫召回大批生产线上的工人,其中包括曾经离职的老员工,同时招了一批新手,甚至有员工家属主动申请加入。
人停机不停,原来8小时工作时间被调整为24小时。2月9日,“耳绳”原料出现短缺。山东省工信厅、日照市工信局和三奇医卫的三位领导凌晨组成紧急采购小组,南下江苏南通“寻绳”。采购小组用了8小时时间抵达南通,找到当地一家企业,但该企业本身是靠卖耳绳生产机器赚钱,相比投产,他们卖机器赚钱更快。为保证耳绳稳定供应,三奇医卫当即通过协商决定,花多万买下企业的一条完整生产线。
短短几天,三奇医卫迎难而上,将正常日产50余万只口罩提升到日产万只口罩,把日产0套医用防护服升为日产套,再到1万套。到2月底,三奇医卫累计向湖北及全国其它地区发送防护服80余万套(万件),口罩0余万片,为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家企业,在本次抗疫阻击战中,还有很多山东口罩企业值得我们铭记,比如:
山东诺轩口罩厂。工人们放弃休假,加班加点生产口罩,尽最大努力保障供应。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内,6条生产线的40多位工人正在全力进行生产,企业从正月初一下午开始复工,每天可以生产一次性随弃式口罩25万个左右。
山东乾浩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大年初二开工,每天工作12小时,大概可生产10余万口罩。
山东鸿宇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4条生产线中3条马力全开,另一条维修完成后马上投入生产,还将协调解决组装两条生产线,扩大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后,能达到6条生产线,预计日产能约7万件。
口罩虽小,背后却是环环相扣的生产链条和系统完整的工业体系。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高熔指聚丙烯材料加工制成的无纺布,口罩生产属于化工产业的延伸。目前,我国口罩大都实现流水线生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生产口罩的速度非常之快。按照正常情况下,一般一台机器每秒就可生产出2至3只口罩。防控疫情期间,中国航空人更用制造歼-10、歼-20大飞机的技术研制出全自动口罩生产机,每台1分钟能产只口罩!
从山东的情况看,口罩有自动化生产,也有很多半自动化生产,仍然需要不少劳动力,在疫情严重时刻,坚持生产,需要一种精神,需要格外付出体力上的辛苦。从本次疫情来看,山东医用物资生产企业展现出优秀的承压能力、迅速果敢的决策水平和行动力。
如今,中国口罩产量已经创下新高: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有效满足了疫情防控需求。这里边有山东人民的付出!我们相信,以山东企业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出的眼光、韧性、速度,山东制造在疫情后会有更大更高更强的未来!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学泽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