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中关村认同应用技术跨界创新联盟主办,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丰科世纪孵化器|中关村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增材制造创新应用大赛”圆满结束,所有奖项已于年1月19日在线颁发。
本届大赛搭载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暨中关村第五届新兴领域专题赛,以“挖掘需求、技术响应、精准匹配、服务企业”为核心,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大赛分为两个单元,分别为:“航空航天”单元,围绕征集需求以及面向需求征集解决方案,聚焦在航空航天领域对3D打印的实际应用和卡脖子难题,并作为中关村第五届新兴领域专题赛的参赛组成部分;以及“前沿技术与应用”单元,参赛项目涵盖了3D打印材料、工艺装备、设备关键部件、软件、后处理工艺、应用解决方案、智能化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检测与监测、新消费应用场景、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等,体现了增材制造在工业级应用上的先进水平,并逐步拓展3D打印在新消费和数字经济方向上的应用前景。
在“航空航天”竞赛单元中,北京航材院、航天三院、航天八院等多所航空航天单位分别发布了基于增材制造的金相组织拍摄、轴流轮叶片增材制造、对卫星飞轮支架采用连续纤维和镁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激光修复Ti17合金整体叶盘尺寸精度控制等项目需求,也同时征集到数十个相对应的解决方案,集中体现了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水平与发展趋势。
其中,由北京航材院命题的“基于增材制造的金相组织拍摄”赛题,首次出现在航空航天增材制造赛事中,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航空航天应用单位审视金属增材制造的基础性、前沿性,并以金相组织镜像图片的艺术性“出圈”,让年轻人投身工程领域并展现才能。其中,北京科技大学反应合成与纳米材料团队(申雨晗,指导老师:杨芳)、河北科技大学增材制造工程中心团队(王琮瑜、王琮玮、赵子建,指导老师:杨光)、黑龙江科技大学(刘锦辉)获得航空航天单元“基础科研奖”;天津大学纳米及复合材料研究组(李美娴、林晓彬,指导教师:沙军威、赵乃勤)和航空工业一飞院(靳承滨、张翠娥团队)获得该单元“创新应用奖”;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3D打印中心(冯星涛、耿硕、李建民、黄浩,指导教师:张冬云)获得航空航天竞赛单元最高荣誉——“创新实践奖”。
“前沿技术与应用”竞赛单元同样精彩。多位行业知名专家、致力于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资深投资人,以及媒体代表等在“技术和产品”、“行业和市场”、“商业模式和实施方案”、“团队情况”、“财务分析”五个维度上,对晋级路演终评的前20强优胜项目进行严苛评价和打分评审,最终由北京空间智筑技术有限公司、宝瑞激光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江苏金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地贝(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及哈尔滨安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本届大赛三等奖;MECHSOLUTIONLTD(加拿大)、洛阳易普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金航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分获二等奖;山西光响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3D打印光固化成型类硅胶材料一举胜出,成为本届大赛一等奖得主。
本届大赛专设“特别贡献奖”,授予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云仟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及安徽普锐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嘉奖其多年来积累深厚科研成果,以其强大科研力量支持行业发展,奖项由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钫女士颁发。
乾丰(深圳)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创始人沈洪先生在开奖前表示,参赛团队的质量持续提高,他期待获奖项目在丰台区的奖励政策支持下,能落地丰台科技园,在丰科世纪孵化器|中关村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的支持下蓬勃成长。
清华同方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沈仲军先生在开奖前表示,本届赛事参赛项目遍布设计、材料、仿真、平台、工艺和检测等产业链上下游,聚焦航空航天、数字化医疗、教育等行业的痛点,大赛正逐渐成为增材制造行业中生态级平台,从业者通过参赛可更好地认识自身和产业,更有效帮助传统产业升级和社会数字化转型。沈仲军先生还建议增材制造的从业者们在寻找定位时务必参考国家政策如“十四五”规划和“核心专利”政策且要注意突破圈层。
南极熊3D打印网联合创始人、德国3D打印投资机构AMVentures中国代表潘学松先生在开奖之前,对行业发展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和洞悉,他认为增材制造已从纯技术研发进入到了产业化阶段,在未来的3~5年内,增材制造技术将从“小批量制造”阶段逐渐迈进“规模化制造”阶段。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河北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光教授在为“航空航天竞赛”单元开奖之际表示,从本届参赛项目来看,我国增材制造行业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另外大赛也让不少科研团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