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西部证券)
一、全球智能电动化龙头企业
1.1以智能电动车业务为核心
特斯拉成立于年,受马斯克主导。公司于年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办,埃隆·马斯克年进入公司并领投了万美元的A轮融资,马斯克持股约22%并拥有最终控制权,此后他持续跟投注资并保持住控制权。年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公司发布Masterplan战略,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年马斯克提出MasterPlan:1.生产一款小众、昂贵的高性能电动超跑以奠定公司高端、科技化的品牌定位;2.用赚到的钱生产一款价格稍低、产量适中的电动车,以提升公司知名度和营收状况;3.再用赚来的钱打造一款消费级的爆款电动车,作为公司的销量担当和利润担当,支撑公司科技化持续向前发展;4.开发太阳能电力,促进电动车真正的零排放。年马斯克提出Masterplan升级版,聚焦于太阳能板,扩充电动车产品线,自动驾驶和汽车共享四个步骤,希望进一步推进电动车革命,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目前公司以汽车业务为核心。特斯拉已覆盖Masterpaln提出的汽车和能源业务,包括汽车生产销售/租赁、能源生产及储存、其他相关服务。其中汽车业务位居核心,年1季度汽车业务营收占比高达86.6%。
太阳能和储能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1)太阳能业务:特斯拉太阳能屋顶为房屋供电,强度高于普通屋顶,可在断电情况下为家庭供电达数天,减少对电网的依赖。2)能源储能业务:依靠Powerwall、Powerpack、Megapack,特斯拉具备在家庭、工商业建筑和公用事业上的储能配套能力。特斯拉在年第二季度安装了85MW的太阳能和MWh的储能量,同比增长均超过%,未来计划在年生产万套Powerwall。马斯克称,未来对Powerwall的需求每年将超过万台,而公用事业部门将需要大量的Megapacks,以支持他们向全球可持续能源的过渡。
特斯拉车型发展历程。按照MasterPlan的计划,特斯拉于年与莲花跑车合作打造电动超跑Roadster,由莲花Elise改装而来,搭载性能强悍的电动系统,售价10万美元。之后于8年和年分别推出轿车ModelS、SUVModelX,定位豪华车,售价7.5万美元以上,克服了量产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并成功上市。在年、年又分别推出Model3、ModelY,定位消费级爆款车型,售价3.4万美元起。年推出皮卡Cybertruck,售价4万美元起,计划于年大规模交付,希望打造成皮卡爆款。
销量发展历程。公司销量也正如MasterPlan规划的节奏,Roadster主要用于树立品牌形象,吸引投资。随着年豪华型轿车ModelS在美国上市销售,特斯拉销量开始起势,之后ModelX在年交付,ModelS和ModelX的年销量都稳定在4万辆左右。年、年消费级爆款车型Mode3、ModelY分别开始交付,引领特斯拉销量持续攀升,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总销量38.6万辆,同比增长%。
营收发展历程。特斯拉依靠汽车业务带动公司营收发展,ModelS/X为特斯拉带来稳定的业务收入。Model3/Y的大规模交付则促进特斯拉营收大涨,从年的70亿美元上涨到年的.4亿美元,年上半年达到.5亿美元,同比上涨86%。
盈利发展历程。随着销量规模的扩大,年开始特斯拉在盈利方面实现持续性的改善,从年三季度起,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年二季度,特斯拉净利润达11.7亿美元,是公司史上首次超过10亿美元大关,同比翻了10倍,创下最高盈利纪录。
1.2股价近两年上涨近20倍
-年第一轮波动。特斯拉在年一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ModelS顺利交付,带来了股价2年5倍的增长;至年受ModelX量产不顺利(交付时间多次延后、鹰翼门供应商诉讼纠缠、座椅产能困境等)影响,市场预期急剧下调,股价下跌近40%。
-年第二轮波动。年,ModelX量产问题解决,ModelS/X产销都渐入佳境,Model3上市交付及国产化提升市场预期,特斯拉股价回升,一年时间上涨接近%。年至年上半年,Model3“产能地狱”问题持续未解决,马斯克爆出一系列负面新闻,叠加美国电动车税收优惠下降,特斯拉持续被华尔街唱衰,股价再度腰斩。
从年6月3日到年8月26日,特斯拉股价从底部上涨了%(按股票拆分前股价计算)。年6月10日,特斯拉股价达到.05美元,市值达到.22亿美元,超过丰田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年8月底特斯拉股票进行5比1拆分。年1月26日,特斯拉股价收于.09美元(按股票拆分前折算为.45美元),市值达到特斯拉历史上的最高点亿美元。后经过几次回调与震荡,截至年8月26日,特斯拉股价收于.16美元(按股票拆分前折算为.8美元)。
我们认为Model3/Y销量涨势的支撑、市场环境的利好是特斯拉股价近期大涨的主要因素:
1)Model3产品竞争力强,年终于开始放量。Model3搭载特斯拉最先进技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体验领跑全球,造型极具创新性,3万美元的价格区间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16年发布三天即获28万个订单,潜在需求旺盛。19年特斯拉量产困局终于解决,Model3全年销量涨至30万辆,同比增长%。
2)Model3/Y产销两旺促进特斯拉业绩改善。19年上海工厂建设速度屡超预期,19年底Model3即在中国交付,20年开始出口欧洲,Model3销量连续领跑全球,同时年下半年ModelY顺利量产,Model3/Y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Mode3/Y在20年全年销量达到44.3万辆,帮助特斯拉在年交出了销量增长36%,营收增长28%的成绩单。
3)外部市场利好因素加成。欧盟持续加严碳排放规定,年6月提出到年,碳排放量须比年减少15%,年须比年减少37.5%。年7月提出在年将欧盟的排放总量减少55%。碳排放政策不断加严倒逼汽车行业加速转向电动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另外美国科技股在年整体表现强势,如微软、亚马逊、苹果等公司股价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加之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利率环境,助推了特斯拉股价的上涨。
二、五大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
特斯拉成立18年来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稳坐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宝座,股价连续超越传统车企巨头,推动整个行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推动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五点:
2.1三电系统打造基础竞争力
2.1.1电池持续引领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低衰减技术趋势
依靠电池率先实现商业化。特斯拉在8年即开始在Roadster和ModelS车型上应用松下的圆柱型动力电池。采用LCO(钴酸铝)+石墨的方案,因LCO电池充放电稳定、生产较为简单,商业化应用成熟。成组后PACK能量密度Wh/kg,成本美元/kWh以上。年之后采用松下NCA(镍钴铝)+碳硅方案的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和PACK能量密度分别提升至Wh/kg、Wh/kg,成本降至约美元/kWh。
电池在能量密度和降本方面成效明显。Model3/Y车型开始应用松下的电池,电池尺寸更大、单体电芯能量密度更高,同等带电量下电池的数量大幅减少,例如ModelS长续航版电池有节电池,而Model3则只需节电池。电池的减少也减少了电池组配套部件,简化电池组模块,降低电池组成本。Model3/Y还采用了LG公司的NCM(镍钴锰)+石墨的方案。电池单体和PACK能量密度分别提升至Wh/kg、Wh/kg,成本降至美元/kWh左右。
LFP电池进一步拉低成本。国产Model3车型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LFP),结合宁德时代特有的CTP电池组装技术,电池成本降至约美元/kWh。
电池引领新一轮电池革命。年特斯拉电池日推出最新的电池,电芯直径46毫米,长度80毫米。相比电池,电池能量增加5倍,电池功率提升6倍,续航里程可增加16%。
(1)电池结构方面,采用无极耳技术,增加功率重量比,增大电流传导面积、缩短电流传导距离(约5%-20%),从而大幅降低电池内阻(约5-20倍);内阻降低减少了热量产生,电极导电涂层和电池端盖的有效接触面积达到%,也有力提升散热能力,延长电池寿命;优化电池结构、简化生产工序,每千瓦时成本降低14%;省去极耳焊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因焊接产生的不良率;
(2)电化学方面,采用硅负极、高镍无钴正极、干法工艺等全新设计(采用新的材料抑制硅膨胀,用覆膜材料先给硅涂膜);
(3)电池成组设计方面,采用去模组化技术,直接将个电芯按照40x24的排列方式放入动力电池结构体中。减少了电池组10%的质量,增加了整体14%的续航,并减少了多余的个电池组件,电池组能量密度可达Wh/kg。
其他电池技术。1)与JeffDahn团队合作,通过电解液添加剂、单晶材料、正/负极电镀锂、热化成等方式提升电池的循环性、安全性和能量密度;2)收购Maxwell,布局干电极和超级电容技术。干电极压实密度更高,有利于负极补锂,可使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至Wh/kg以上,超级电容有助于提升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3)收购Hibar,将具备独立的电池生产能力、以及把特斯拉电池的领先技术实践在生产端的能力。
诸多电池技术效果明显,特斯拉电池衰减少。特斯拉车型在使用一年后,电池损耗基本在1%以内。在行驶16万公里后,大部分车辆的实际续航仍能保持在92%以上。
2.1.2电机持续升级,性能处于行业领先
电机持续升级。与年推出的ModelS与ModelX受永磁材料供应链的限制和性能的考虑选择了感应电机。随着大功率永磁电机技术成熟、供应链成熟,年上市的Model3开始转向永磁电机。在双电机车型方面,从最早ModelS采用的双感应电机方案,到Model3转向感应+永磁双电机方案,两类电机优势结合形成互补,同时兼顾了性能与成本。年ModelY/3开始换装扁线电机,比圆线电机槽满率高20%-30%,有效绕组电阻降低,进而降低铜损耗,宽截面又提升了输出功率,进一步提升电机效率,减小电机体积,并能降低成本。
与竞品对比,特斯拉动力优势明显。即使是Model3低配车型与BBA燃油车竞品以及电动车竞品比亚迪汉、小鹏P7对比,动力性能优势也十分明显,最大功率、百公里加速、最高车速等指标均优于竞品。
2.1.3电控掌握核心技术,确保高效安全
率先使用新一代SiC功率器件。特斯拉是第一家集成全碳化硅SiC功率模块的车企,Model3逆变器由24个功率模块组成,为达到更好的连接效果,特斯拉采用了大量的激光焊接工艺。与特斯拉ModelS相比,Model3逆变器效率从82%提升至90%,对续航里程数提升显著,同时可降低传导损耗和开关损耗。
自主研发的BMS系统实现精确控制。特斯拉8-年间的核心知识产权大多与BMS相关,特斯拉在每个电池片、电池组整体及整车层面均设置有监控板,以监控电池电压和温度,已经实现了对超过节电池单体的有效管理,电池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充分认证。另外,特斯拉BMS电池管理系统中包含4个核心芯片,其中两个38针芯片是特斯拉自研,独有的技术可对电池单体的荷电状态进行精准的估测和一致性控制。
热管理系统方案优异。ModelS/X率先应用液冷技术,由一个四通阀实现冷却系统的串并联,电池组温差控制在2°C以内,当电池需要加热时,将冷却管路进行串联,通过水泵将功率电子和转换器产生的废热输送至电池进行加热,确保电池在合适的做工温度下工作。当温度过高需要冷却时,可通过阀门控制将管路改为并联,将水泵电机处于堵转状态,从而完成电池冷却调控。Model3/Y车型上加入热泵系统,四通阀升级为八通阀,可整合管理车内外更多热源,包括外界空气、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传统系统)以及PCS功率电子产生的余热,以此提高热泵空调总体的效率。
2.1.4超充桩布局领先,解决充电便利性难题
目前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普遍达到公里以上,单次续航的里程焦虑有了较大的缓解,充电不便和补能时间过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斯拉通过超级充电技术和充电桩建设,有效缓解了充电便利性难题:
快充性能领先。特斯拉自年即开始布局超级充电桩业务,年3月特斯拉发布V3超级充电桩,可实现kW的最大充电速率。并且V3超充桩不会分流,每辆车都可以使用最大功率充电。年7月,马斯克宣布特斯拉正在更新V3超充桩,其最大输出功率将提升至kW,届时Model3可在5分钟内充电公里。
充电桩分布密集。年特斯拉在美国为ModelS配套了第一批超级充电桩,之后在全球范围拓展充电网络,目前全球超级充电桩已超过00个,预计到年年底,特斯拉的全球超充桩数量可达00个。而在国内,特斯拉超级充电站数量突破座,超级充电桩超过6桩,搭配+目的地充电站、0+目的地充电桩,特斯拉充电网络已覆盖中国个以上的城市。
自建充电桩工厂保证供给。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全部为自主研发生产,此前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生产,年第一季度建成上海充电桩工厂,每年将至少生产1万根V3超级充电桩,充电桩供给得到保证。
建设光储充一体充电站,引领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特斯拉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三个市场已安装了20万台光储充一体化充电设施。年6月,特斯拉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在拉萨、上海宝山相继启用,配备V3超级充电桩和目的地充电桩,通过太阳能屋顶系统发电后,将电能储存在Powerwall电池中,最终可供部分纯电动车日常充电。单个Powerwall储能电池的容量为13.5kWh,连续输出功率为5kW。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使用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电能可以从储能电池中获取,有助于电网削峰填谷,相应地可以降低对电网的冲击。此外,退役的动力电池可以补充光储充充电站的储能电池,实现梯次利用,最大化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问题。
2.2引领汽车底层架构变革,OTA升级持续带来先进体验
特斯拉重构EEA架构,是真正的汽车底层革命。传统汽车的每项功能都由独立的ECU进行控制,随着车辆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ECU的应用数量急速增加,增加成本与能耗,造成算力的冗余浪费;大量分离的嵌入式OS和应用程序Firmware,由不同Tier1提供,软硬件强耦合,语言和编程风格迥异,功能更新需同步升级软硬件,导致没法统一维护和OTA升级。特斯拉对EEA架构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自主研发,率先定义了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形态。在Model3中,整个EEA架构被整合为非常简洁的三大部分:中央计算模块(CCM)、左车身控制模块(BCMLH)和右车身控制模块(BCMRH)。其中中央计算模块完全整合了ADAS域、信息娱乐系统域和通信系统域,左车身和右车身控制模块分别整合了车身与便利域、底盘与安全域和动力总成域。域控制器尽可能集中,EEA架构更抽象化、标准化,实现了软硬件的解耦。电子电气架构的改变,是真正底层的革命。其带来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智能汽车可以实现OTA(Over-the-Air)升级。
率先应用OTA升级。特斯拉是第一家将OTA升级应用到汽车上的公司,使得汽车像智能手机一样可以在线升级。从年至今特斯拉车辆软件版本已从V6.0升级到V10.2,期间每年都会进行数次大的功能更新。
特斯拉OTA升级持续带来先进体验。OTA升级可实现BUG修复,低成本解决软件故障,应急响应软件风险,及时修复安全漏洞;性能/界面优化,根据用户反馈,及时改良产品体验,提升满意度;新功能开放,导入新功能或原有功能的性能提升。特斯拉OTA升级内容越来越广,目前在车辆功能控制、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方面实现了数十项功能的更新;OTA升级频率越来越高,年进行了约50项OTA升级,平均一周一项。通过OTA升级,特斯拉能快速反应、及时更新,为用户提升持续性的新鲜体验,增加用户粘性。
2.3芯片、算法自研,掌握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
特斯拉是全球第一家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车企。特斯拉是全球最早推出自动驾驶的车企。其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自推出至今历经四代,年推出Autopilot1.0,搭载MobileyeQ3芯片,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紧急制动、变道辅助、自动泊车等L2级别功能;年推出Autopilot2.0,增加传感器数量,搭载英伟达DrivePX2芯片,实现L2+级功能。年推出Autopilot3.0时,即开始使用自研芯片FSD替代英伟达DrivePX2,拥有每秒可处理2帧的图像处理能力,是HW2.5版本的21倍,可实现L2++级自动驾驶功能,而算力TOPS的HW4.0芯片也将会在年投入量产,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自研芯片,掌握核心竞争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作为汽车的“大脑”,一方面需要处理信号,另一方面作出决策给出控制信号,其演进需要芯片和算法协同设计,因此芯片和算法是智能驾驶技术突破的核心。特斯拉是第一家自研芯片的汽车厂商,使得特斯拉在核心技术领域摆脱了第三方供应商的束缚,有利于促进其在自动驾驶上技术上的持续迭代升级。目前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企业也纷纷宣布自研芯片,跟进特斯拉。
自研芯片具备高算力、低能耗、低成本的优势。因为是自研芯片,特斯拉可以完全定制化设计。通过简化逻辑控制和指令集,将芯片资源集中在计算方面,在大幅提升算力的同时有效控制能耗。HW3.0系统算力达到TOPS,能耗只有72W,与HW2.5相比算力提升6倍之多,能耗仅升高了25%,芯片能耗比大幅领先通用芯片厂商。通过软件的复杂化设计简化硬件,降低成本,HW3.0系统成本比HW2.5系统下降20%。
算法优势基于特斯拉用户海量的真实行驶数据。自动驾驶算法的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特斯拉在Autopilot面世时,即规划了一整套数据采集与深度学习的循环模式,通过系统收集用户在各种路况下的行驶数据,训练Autopilot的算法,并通过整车OTA升级完善Autopilot系统。年搭载Autopilot系统的特斯拉汽车已行驶超过22亿英里,经过海量数据训练的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实现了0万次以上的成功变道,在自动驾驶的数据采集和算法实际应用上,特斯拉远远走在了其他厂商前列。
自研超级计算机加强神经网络训练。年8月特斯拉公布自研发的超级计算机Dojo,内置特斯拉自研AI芯片D1,单颗D1拥有TFLOPS的峰值算力,功耗不超过W。由0颗D1芯片组成的机柜ExaPOD算力高达1.1EFLOPS,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AI训练计算机。Dojo将于年投用,以庞大的计算能力处理大量行车视频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从而快速训练自动驾驶的神经网络,实现算法性能的指数级提高。
特斯拉只依靠视觉感知即实现城市自动驾驶功能。依靠自研芯片算法积累的优势,特斯拉FSD目前以纯视觉传感器即可实现车辆在离开高速路的情况下自动变道、根据导航路线行驶、在路口实现自动转弯、躲避障碍物、通过环岛、狭窄路段自动折叠后视镜等城市自动驾驶功能。
2.4“硬件预埋+软件收费”引领商业模式革新
“硬件预埋+软件收费”的商业模式将成主流。智能化时代,消费者的驾驶将变得更加简单,增加了用户在车内的“剩余时间”,进而具备将时间变现的可能,车企后端的软件服务收费业务潜力巨大。特斯拉正在利用其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成本领先优势,积极扩大用户群。随着特斯拉销量的上涨,“硬件预埋+软件收费”的商业模式,将为特斯拉的营收贡献重要力量。
特斯拉的软件收入由3块业务组成,分别是车联网功能、OTA付费升级和FSD自动驾驶功能:
1)车联网功能。特斯拉从年起,针对18年下半年之后销售的车辆收取9.99元/月(美国为9.99美元/月)的费用才可提供在线网络功能,否则车辆仅能提供基础的导航功能,不再能享受实时路况、在线音乐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浏览器等服务。
2)OTA付费升级。特斯拉OTA升级可以实现对动力系统、座舱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车身电子系统、底盘系统的在线升级,在不改变车辆硬件的条件下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给客户带来持续迭代的新鲜体验,但是部分OTA升级需要付费才能升级,如后排座椅加热、高级音响等。
3)FSD自动驾驶功能。自动驾驶是特斯拉软件服务的核心产品,特斯拉车型标配Autopilot辅助驾驶功能,而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导航辅助驾驶、交通灯和停车标志控制等FSD自动驾驶功能则需要消费者额外支付6.4万元(美国为1万美元)才能开通,后续可以通过OTA持续升级自动驾驶能力。
特斯拉软件收费以自动驾驶功能为主,有望贡献整车毛利的30%。车联网和OTA付费升级是特斯拉在19年以来新推出的软件收费服务,单价较低,而自动驾驶功能收费从年即开始,且单价高。年ModelY的FSD选装率已超过40%,我们预计年特斯拉FSD整体选装率有望提升至50%,贡献特斯拉营收占比约14%。
特斯拉FSD开拓订阅付费新模式。年7月,特斯拉正式推出FSD软件订阅服务。业内首创自动驾驶服务按月收费的模式。车主可以美元/月的价格订阅FSD套餐,而不需要预先支付1万美元购买。FSD订阅服务可以进一步降低消费门槛,最大限度吸引潜在客户。在订阅付费的商业模式下,每辆激活FSD的车辆都将为特斯拉提供持续的现金流。
2.5一体压铸技术引领制造革命
压铸是将熔化状态金属在模具内加压冷却成型的精密铸造方法,相比传统的冲压-焊装工艺,具备高效、高精度的优势。大众、宝马等车企已逐步应用压铸件替代传统钣金件,但受固有工艺流程及压铸机规格限制,冲压-焊接仍是白车身的主流制造工艺。
特斯拉率先采用一体压铸技术。特斯拉在年申请了“汽车车架的多向车身一体成型铸造机和相关铸造方法”的技术专利,并开发出独家的适用于一体压铸的铝合金配方,稳定性强,成型效果好,为一体压铸做好技术储备。随后联合大型压铸设备头部供应商力劲科技,研发出吨级压铸设备GigaPress,在四座超级工厂都进行了布局。年开始采用一体压铸成型的工艺生产ModelY的整个后部车体。
一体压铸技术实现制造环节多领域的降本增效。年9月特斯拉电池日发布会上,公司介绍称ModelY后车身结构件采用新型一体压铸工艺后,零件数量减少79个,焊点大约由-个减少到50个,制造时间由冲压-焊接工艺的1-2小时缩减至3-5分钟。下车体总成重量可低30%,制造成本因此下降40%。
未来如果特斯拉白车身全部采用一体压铸工艺制造,全铝压铸白车身的重量在-kg,根据文灿股份的公示测算,当前铝合金压铸件供应价格大约为35元/kg,那么白车身的理论压铸成本在~8元/台左右。与全铝焊接白车身30,元/台的制造成本相比下降76%左右。且未来特斯拉白车身全部采用一体压铸后,车身工厂占地面积可节省35%,并大大减少所需的机器人数量。
助力车身轻量化,减少电池用量,单车电池可降本近0元。特斯拉下一步计划将应用2-3个大型压铸件替换由个零件组成的整个底盘总成,彻底取代传统冲压-焊装工艺,底盘重量将进一步降低10%,对应续航里程可增加14%。以ModelY电池容量76.8kWh为例,若采用一体压铸车身减重并保持续航里程不变,则电池容量可减少约9.5kWh。以目前三元锂电池pack成本元/kWh计算,则单车成本可降低元。
车身制造工艺流程简化,缩短车型开发周期。传统汽车制造流程,车身、内外饰、电器等外观类零件需要经过MB1、MB2、MB3三轮匹配质量管理,耗时近6个月时间才能将精度稳定在规定范围之内。而特斯拉一体压铸技术用压铸单件的管控取代了上游的采购分包、供应商定点,中游的工装设备开发、零件全过程质量管控,下游的焊接匹配、装车验证等流程,MB匹配周期有望缩短至2-3个月。另外,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快速的迭代,也对整车开发流程的提速提出了新的要求,每次迭代都可能涉及硬件安装点、安装面的变化,导致车身结构发生变化,涉及到造型、碰撞、NVH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车身结构迭代的快速适配,而特斯拉一体压铸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车身开发适应自动驾驶硬件的迭代速度。
车身精度提升,更易适配自动驾驶传感器。传统车身冲压件多,再叠加焊接工艺,±1mm的公差范围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斯拉一体压铸技术减少零部件,车身匹配流程缩短,车身精度的影响因素减少,叠加数控加工技术,整车精度可从mm级提升至μm级别。可充分满足未来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自动驾驶传感器安装的精度要求。
三、主力产品Model3/Y带动电动车加速渗透3.1Model3如何引领市场?
Model3上市以来长期蝉联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国产后月均销量在00辆以上。我们认为Model3搭载特斯拉最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同时售价低至23.59万元(美国3.4万美元),相比竞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强产品力和低价格助其引领市场。
对外智能,提供更好的控制策略和驾驶体验。特斯拉在年推出FSD(基于Autopilot3.0),率先应用于Model3,目前能够实现包括自动泊车、自动辅助变道、自动驶入和驶出高速公路匝道、超过行驶缓慢的车辆、智能召唤等自动驾驶功能,意味着车主在高速和环路上能够解放双手和双脚。Model3在道路实测中碾压其他车企ADAS系统,在终端客户智能驾驶体验评价中也稳居第一。
对内智能,更强的科技感和交互体验。Model3的另一大卖点是内饰的科技感和丰富的人机交互体验。特斯拉在ModelS上应用大屏幕交互设计,取消传统车型繁多的按键和控制区域。Model3在ModelS/X基础上更进一步,以一块15英寸的中控触控屏幕集成了车内几乎所有的控制和显示功能,设计理念领先市场。同时特斯拉首创的EasyDrive模式、哨兵模式、露营及爱犬模式等均在Model3率先搭载,拓展人车交互体验,引领汽车对内智能变革。
Model3有望以性价比优势加速替代燃油车。按车型、尺寸划分,Model3的竞品有宝马3系、奥迪A4和奔驰C级等豪华中级车,也有合资中级车凯美瑞、雅阁、帕萨特的高配版本。Model3除了空间略逊,其余指标全面领先竞品:1)动力方面,Model3标准版的最大功率、百公里加速时间都优于竞品;2)配置方面,竞品缺乏ADAS、车道内自动巡航等辅助驾驶配置,或者需要加价选装,而Model3全系标配辅助驾驶功能,智能化和安全体验显著优于竞品,且Model3可加价3.2/6.4万元选装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包,能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智能化体验。受益于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以及上海超级工厂产能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年以来国产Model3售价持续下探。最近一次降价(7月30日)后,标准版售价已低至23.6万元,比低配版的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L分别便宜20%、23%和23%,性价比优势突出,与凯美瑞、雅阁、帕萨特的高配版本的价格相当。Model3在年Q4的销量已超越豪华车竞品,新低价带来的性价比优势有望加速替代燃油车。
3.2ModelY加速替代燃油车
ModelY是特斯拉第四款大规模量产车型。特斯拉ModelY是基于Model3研发的一款中型5座SUV(可选装7座),于北京时间年3月15日在洛杉矶发布,年一季度开始在美国交付,目前在美国有标准续航版(3.4万美元)、长续航版(4.4万美元)以及高性能版(5.1万美元)三种版型。年1月1日在国内发售国产的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7月8日发售标准续航版。
ModelY有望成为特斯拉销量最多的车型。ModelY基于Model3打造,有75-80%的组件可共用,拥有同样的外观和内饰设计,智能化和驾驶体验一致。且ModelY将大规模采用一体式压铸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节约生产成本,可让利给用户,增强车型售价吸引力。标续版ModelY的上市直接将价格打入25-30万元区间,空间实用性高于Model3,潜在市场大于Model3,有望成为特斯拉最走量的车型。
相比电动车竞品,ModelY综合实力最强。年25万以上高端电动车市场优质供给增加,相比直接竞品福特Mach-E,ModelY在续航、加速性能全面占优,相比极氪品牌和渠道建设更成熟。相比汉、小鹏P7,SUV的空间更优,相比蔚来EC6、ES6具备价格优势。我们认为ModelY是目前25万以上高端电动车市场综合实力最强的产品。
25万以上市场持续扩容,BEV替换空间广阔。25万以上车型拥有更高的毛利空间、可以在BEV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保证一定毛利率,同时购置税优惠效果也更为明显,使得此部分市场成为电动车厂家的必争之地,是能够最早替代燃油车、达到规模化的战略胜负手。根据测算,年1-5月25万以上市场约占整体乘用车的15%,按2万辆基础测算、潜在市场容量约万台,我们认为25万以上乘用车市场目前仍由供给主导,有望持续扩容。从终端销售情况来看,非限牌城市增量个人用户占比提升,高端电动车产品力在C端得到初步体现。
BBA部分客户被分流,ModelY将重塑豪华车格局。现阶段高端电动车市场供给稀缺,价格带和BBA重叠,而外观、操控、服务品质和自动驾驶功能方面却远远胜出。我们终端调研显示高端电动车分流了部分BBA的潜在用户,以蔚来ES6为例,有相当一部分销量来自BBA的潜在用户,客户会对比宝马X3、奥迪Q5等竞品。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BBA销量依然跑赢行业,但领先幅度较往年有所收窄。随着ModelY放量,豪华车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得到重塑。
ModelY国内月销有望超2万。ModelY月销量目前已突破在1.2万台,剔除出口影响,单月销量已经超过Model3。随着8月标续版开始交付,我们预计ModelY有望超越BBA中型SUV,成为月销超2万的大单品。
四、未来销量可期
4.1特斯拉产能布局在加速
特斯拉目前已建成/在建6座超级工厂,其中美国4座,中国1座,欧洲1座,全面生产整车、电池电机、光伏产品等。汽车制造以加州弗里蒙特工厂、上海超级工厂、柏林超级工厂、德州奥斯汀超级工厂为主。年新增产能包括:上海工厂ModelY于年初量产,柏林工厂ModelY将于年底量产,德州奥斯汀工厂Cybertruck将于年底量产。年特斯拉整车产能将超过95万辆,年随着美国德州及德国超级工厂投产,整车产能将接近万辆。
4.2中美欧市场共振,预计年全球销量达80万辆
中美欧三地加码扶持力度,新一轮新能源周期即将开启。中国新能源市场经过多年培育,市场参与主体逐渐丰富,私人消费渐成主力,双积分政策及供给端优质车型加速新能源渗透。美国新能源扶持政策加码,年5月提出放宽电动车补贴限制,单车补贴金额上限由0美元上调至1.25万美元;8月美国总统拜登在行政令中设定年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销售中50%应为零排放车辆的目标。欧洲碳排放政策加严,7月宣布了最新的《Fitfor55》法案细则,交通领域目标在年较年的95g/km排放目标实现至少55%的减排,到年碳排放将达到0,意味着到年燃油车将全面退出市场,届时市场上将只有完全零碳排的电动车/氢能车,并要求提速充电设施建设,配合新能源车的推广。
产业龙头地位叠加新增量,预计特斯拉年全球销量达80万辆。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销量达到38.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主力产品Model3/Y已对新能源竞品形成明显的销量优势,未来销量空间来自于广阔的燃油车市场。下半年特斯拉在三地市场均有新增量带动:标续版ModelY开始在中国市场交付,第二代ModelS、Cybertruck车型在美国市场上市,柏林工厂10月可投产。预计特斯拉年全球销量将达80万辆,同比增长超60%。
五、投资分析
目前特斯拉产业链主要有三条投资逻辑:一是特斯拉核心供应商,单车价值量大,持续受益于特斯拉赛道;二是随着Model3/Y销量的持续走高,涌现的新一轮国产化配套机会,如内外饰和天幕玻璃;三是随着特斯拉新技术应用出现的国产供应链机会,如扁线电机和铝合金压铸件。
相关企业:
(1)特斯拉核心供应商,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单车配套价值量较高的拓普集团;
(2)新切入特斯拉内饰供应链的新泉股份、天幕玻璃赛道龙头福耀玻璃;
(3)新能源车电机扁线的头部供应商精达股份、特斯拉一体压铸设备供应商力劲科技,高压铸铝车身结构件供应商文灿股份。
六、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车政策不及预期;特斯拉技术应用不及预期;特斯拉产能不及预期;特斯拉销量不及预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