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加工是不产生废料的剪切、分离加工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材料的利用率可提至最高,但因为是模具单边受力,因此在模具设计时,还是会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情况.
切断模的基本构造如所示。材料通过固定式卸料板的导向槽部分,在顶住一端的状态下被切断,加工示意图如所示:
切断后的左右部分的毛刺方向相反,直接残留在制件上(参照)。这是第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采用一根直线进行切断的方式,凹模上的材料因加工时产生的弯曲力矩而弹起,与之相反,被切断部分的材料的前端倒入下方。无法保持平坦状态进行切断,因此切口成为斜向.这是第二个问题.
关于毛刺的方向没有解决对策
关于切口变为斜向这一问题,可设定与常规相比较小的切断间隙.即使减小了间隙,如果加工时凸模因侧向力挤压而移动,则间隙会变大,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为了避免凸模移动,需要采用利用支承突出部或支承块来防止凸模移动的对策.
作为防止切断时材料倾斜的积极对策,可在凹模内设置压料装置(反压),利用凸模和反压装置夹紧材料,避免切断时材料倾斜.在凹模内设置反压装置的同时,将卸料板从固定式卸料板变更为可动式卸料板也是一种解决对策.尽管这样会导致成本上升.
虽然切断加工看起来很简单,想实现光洁的加工其实是非常困难的.采用剖切加工时是利用一定宽度进行裁切,加工力可保持平衡,而切断加工由于是进行单面裁切,因此加工力不平衡,容易产生问题,需要考虑这一点来进行构造设计.
以上的内容来源自教科书一类的教程,下面再来看看一套实例:
这是一个角铁的切断模具.材料厚度为3.5mm.由上图的结构可以看出,切断的部分为带形状的.相信结构的话,大家都看得懂,来看看下模部分:
右侧两块单独的下模,是起挡块作用的.
切断模具一般在生产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模具了.我们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保证模上下模具不被移动.因为是单边切断,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采用上模靠刀或者下模加挡块的方式.
如果对于本文,你还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欢迎评论或私信,我将第一时间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