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笔记本市场已经走向了疯狂细(nei)分(juan)的时代,游戏本轻薄化、轻薄本高性能化、家用本商用化……各种模糊边界的玩法层出不穷,其目的不外乎就是想要让产品的用户画像更丰富一些。
随着处理器和显卡等硬件的性能功耗比越来越高,轻薄化设计扮演的角色分量也越来越重,在这个处理器和显卡都在新旧交替的节骨眼上,Redmi高举“轻薄+高性能”大旗,推出RedmiBookPro并不让人意外,从目前我们的测试体验来看,它的确是一款“披着羊皮的狼”。
大核高性能,小核长续航
没错,RedmiBookPro是首发英特尔12代H45处理器的机型之一,我们拿到的是搭载CoreiH的旗舰版,往下还有CoreiH的版本,CoreiH采用英特尔第三代10nm制程,不过,英特尔为它设定了一个名为“Intel7制程”的定义,就是与台积电7nm同世代的意思……
12代酷睿最大的改变就是采用了混合架构设计,也即安卓和苹果玩家熟悉的大小核,CoreiH采用了6颗支持多线程的性能核心和4颗效率核心的组合,总计10核16线程,性能核心运行频率2.3~4.7GHz,效率核心运行频率在1.7~3.5GHz,设计TDP为45W。
相对于前代的TigerLakeH45处理器,12代H45物理核心数量相对更多,即便都是16线程,CoreiH性能也比前代CoreiH更加出色,CineBenchR23多线程成绩突破了分,比前代提升了近9%,这意味着在编程、Offcie办公应用、平面设计等领域相对都更有优势。
当然,这是在RedmiBookPro通过Fn+K快捷键切换到极速模式跑出的成绩,现在多数国产品牌笔记本都有性能模式切换功能,大家在使用前可别忘了按需切换,否则很有可能影响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CoreiH的单核性能提升也非常猛,CineBenchR23单核突破了分,比CoreiH的分增强了不少,考虑到目前3A游戏对多线程的支持基本上就只到6核,我们在测试大多游戏时也不难发现处理器占用率只有20~30%,因此较少核心,尤其是单核性能的高低对游戏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这方面CoreiH有明显的优势。
常见的笔记本测试往往以纯粹的性能上限为主,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很少遇到处理器显卡都满负载的情况,尤其是轻薄本用户,我们更需要它“能屈能伸”,大小核最大的优点就是既能靠性能核心冲刺,也能靠效率核心保续航。
在选择静谧模式、联网、50%亮度和音量状态下使用Windows11自带的“电影与电视”播放本地P视频,多数时候都是由4个效率核心充当运行系统的主力,在1小时左右的本地视频播放,同时还偶尔聊几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