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模具设计标准!
扩大了客户图纸的公差范围
一、冲裁部分取值
若公差值在0.15以上,取公差中值;
若公差值在0.04-0.15之间,取80%T;
若公差值在0.-0.04之间,取最大公差值;
二、成型部分的数值:都取中间值。
三、米粒外径取值同1
四、第四,形位公差不判。
五、翻边孔公差值按1。
六、角度公差的取值是根据中值来确定的
&注意事项:
1、对于外尺,以上数值按最大极限尺寸取值-值=膨胀值;
2、对于内尺寸,按最小极限尺寸=展开上述值取值;
3、特殊情况下采取价值较高的审批;
1、合理的模具设计,主要体现在所成型的塑料制品的质量(外观质量与尺寸稳定性);加工制造时方便、迅速、简练,即省资金、人力,留有更正、改良余地;使用时安全、可靠、便于维修;在注射成型时有较短的成型周期和较长使用寿命以及具有合理的模具制造工艺性等方面。
01
工厂模具设计主要流程
客户提供产品图→分析产品→确认塑料品种→确认模具材质→转工程图→乘缩水作镜像→完善组立图→订模胚→订模仁料→拔模→3D分模→确定流道/浇口方式→参照排位图进行结构设计→拆镶件→更正3D→工程出图(模仁/镶件/模胚/散件)→做BOM表→校对审核。
02
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开始模具设计时应多注意考虑几种方案衡量每种方案优缺点从中优选一种对于T模亦认真对待。由于时间的原因认识,进而认为合理的设计,通过生产和使用的实践一定可以改进的地方。
2在交出设计方案后要与工厂多沟通了解加工过程及制造使用中德情况。每套模都应有一个企业固定分析工作经验,总结得失的过程,才能发展不断提高模具设计技术水平。
3)设计时多参考过去所设计的类似图纸,吸取其经验与教训。
4模具设计部门理应是一个整体不能每个设计成员各自为政特别是模具设计总结结论方面一定要有一支的风格。
03
模具设计依据
主要依据,就是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图纸及样板。设计工作人员管理必须对产品及样板进行学习认真详细的分析与消化,同时在设计发展过程中,必须逐一核查一下所有企业项目。
1.尺寸精度以及相关工作尺寸的正确性
1)外观设计要求高,尺寸进行精度可以要求低的塑料制品,如玩具等,具体工作尺寸除转配外,其余部分尺寸只要吻合较好即可。
2)对外观和尺寸有严格要求的产品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制品壁厚及均匀性。
塑料的种类(模具钢的选择和收缩率的测定)
表面要求。
制品颜色。
一般使用情况,颜色对模具设计无直接通过影响。但制品壁厚外型较大时易产生颜色不均匀且颜色越深制品缺陷暴露得越明显。
2.产品成型后有后处理吗?
如果有表面电镀产品,而且模具有多个型腔,则必须考虑设置辅助流道将产品连接在一起,待完成电镀过程才会分离。
3.制品的批量
(制品的批量试模具设计重要依据,客户必须提供一个范围,以决定模具的腔数,大小,模具选材及寿命)。
4.注塑机规格
5.客户的其他要求
设计人员必须认真考虑及核对,以满足客户要求。
04
模具设计大致流程
1)分析和消化产品和样品。
2)应了解客户对注塑机的规格要求,以确定模具的尺寸范围。
3)型腔数量确定及排位。
4)分型面确定。
5)如有行位、斜方结构应先予以了解。
6)浇注系统设计
7)镶嵌结构的确定。
8)顶出、复位系统设计。
9)冷却、加热系统设计。
10)导向、定位装置。
11)确定模胚,选用标准件。
12)模具钢材选用。
13)完成结构图,模胚图,开料。
14.最后打印出图,核对,上交模具设计组长,主管。
05
试模及修模
虽然在选择模具材料和设备时,模具设计是在预期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的,但人们的认识往往不够完善,所以模具试验必须在模具加工完成后进行,看模具零件的质量。发现问题总是以后,进行分析排除错误性的修模。
塑件不良现象种类繁多,原因复杂,包括模具原因和工艺条件,往往交织在一起。修理模具前,应根据塑件不良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找出塑件缺陷的原因,然后提出补救方法。因为成型技术条件比较容易发生改变,所以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先变更成型条件,当变更成型条件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时,才考虑修理模具。
修模要更仔细,没有十分把握不能轻举妄动。原因是一旦模具条件发生了变化,就不能进行大的改造和恢复原样。
06
整理资料进行归档
如果暂时不使用,应该完全擦除脱模渣滓、灰尘、油污等,涂上黄油或其他防锈油或防锈剂,关到保管场所保管。
把设计模具企业开始到模具生产加工成功,检验合格为止,在此期间所产生的技术研究资料,例如任务书、制件图、技术工作说明书、模具总装图、模具零件图、底图、模具产品设计说明书、检验数据记录表、试模修模记录等,按规定可以加以控制系统分析整理、装订、编号信息进行管理归档。这样做看起来很麻烦,但是对于以后修模具和设计新模具非常有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