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8日)
《台州日报》头版刊发
《黄岩:“模具之都”新动能》
聚焦我区立足传统产业积蓄新动能
推动新发展、开辟新天地
中国模具之乡、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中国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黄岩的制造业实力可从这些“国”字招牌中窥见一二。
“十四五”期间,坐拥强大的工业基因的黄岩将如何积蓄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开辟新天地?
黄岩区锚定了“模具之都”这一产业坐标,立足“模具与塑料”等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新材料、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高举创新和人才大旗,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打好‘强链补链延链’组合拳,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努力把黄岩打造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创业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市政协副主席、黄岩区委书记陈建勋说。
引才聚智激发产业“活力”
3年引进4个顶尖人才院士领衔项目;积累集聚30多个海外背景高层次人才项目;承办首届台州市药物工业发展研讨会暨院士专家项目成果转化对接会,十几名业界大咖精准对接21家药企;浙江中科创越药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建立飞地,探索“在沪研发+黄岩制造”模式……
位于永宁江两岸的“永宁江科创带”,孕育了黄岩三分之二的工业经济总量和三分之二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了近九成高层次人才。
去年年底,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领衔的智能巡逻机器人项目在黄岩科创园注册落户,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装修阶段。
同样位于浙江黄岩人才创业园的浙江中科创越药业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马大为院士领衔的,如今已实现高效抗肿瘤药物曲贝替定以及鲁贝替定合成等科研项目的转化落地,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
近年来,黄岩高举创新和人才大旗,在“永宁江科创带”布局模塑等传统优势产业及新材料、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引进、培育高精尖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加速推动永宁江沿岸从“制造带”向“科创带”转型。
“永宁江科创带的建设关键在人,在人才引进时,黄岩区思路十分明确,就是聚焦当地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引进高端专业人才,以省级黄岩科创园为核心,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涵养引才聚才留才的‘蓄水池’。”黄岩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赵帅说。
从顶尖人才灵活招引到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再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黄岩已闯出一条引才聚智兴业的新路径。
数字赋能给予产业“新生”
黄岩靠工业起家,“赢在起跑点”。新时代,如何“赢在转折点”?
黄岩选择的路径是将产业转型与数字经济紧密结合,同频共振,整体推进,实现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当日任务数、当日提醒数,当日报工数……”这是一组即时采集自每一台注册机床的数据,通过联云上网,构成了模具产业大脑——模来模网工业互联网平台。
智能模具小镇
模来模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区已有60家模具规上企业、多家模具加工户、多台机床入驻,每天实现模具加工生产状态信息流提醒条,每月成交额达到万元以上。
“模具工业互联网是建立在已有产业链基础之上,现在通过网络,打通了模具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对接渠道,模具制造找到了上下游协作伙伴,机床设备找到了加工业务,资源实现了高效对接,企业也愿意主动参与数字化改造。”“模来模往”项目总监奚领德说。
随着黄岩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深入,数字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光跃环保在注塑、焊接、车床等环节实施“机器换人”改造后,用工成本减少43%,劳动生产率提高95%,生产成本减少12%;
精诚模具打造的数字化加工体系,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模具加工中心可实现铣、钻、镗等多个加工环节全封闭式操作,不仅节省了30%以上的人工费用,还大幅提升了产品精度;
陶氏模具研发的“模具管家”软件,能够实时掌控车间设备的运行情况,使得生产设备利用率提高了25%,产品次品率下降了30%;
……
如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驱动生产方式变革的新动力。
作为“模具之都”,黄岩正抢抓全省数字化改革机遇期,推进模具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根据企业的痛点和政府的需要,打造政府侧和企业侧数据仓,不断创新各类特色场景应用,助力模具行业企业数字化改革步伐快速推进。“十四五”期间,黄岩将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持续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培育壮大具有黄岩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实现裂变扩张、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科技创新释放产业“红利”
近年来,黄岩区上下大力实施“创新强区”战略,聚焦产业发展短板提升,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为着力点,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引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永宁江科创带
位于永宁江科创带的浙江神钢赛欧科技有限公司,是模具刀具行业的隐形冠军,去年,企业开始研发适合飞机发动机叶片制造的刀具,但在研发初期就遇到了“卡脖子”问题——高速环境下,刀具容易断裂。
“这说明材料还需改进,在反复试验后,我们自主研发的航空纳米复合涂层刀具切削速度、耐磨损性等关键指标均符合要求,预计产能将提高50%。”神钢赛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炳坤说。
原创性的科技创新一直是黄岩制造的短板,为了让黄岩众多中小企业能够在家门口找到创新的“源头活水”,解决产业瓶颈性技术,聚焦区域优势产业,黄岩区成功创建省级“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综合体由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模具博览城、智能模具小镇科创中心三个区块组成,集模具创意设计、智能制造、模具开发、检验检测等全链式产业创新服务为一体,目前累计为0多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超1.3万次,实现成果转化多亿元。
浙江江鑫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铁铰链生产的企业,在生产最后一个环节中,由于产品毛坯需采用人工打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也难保障。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黄岩研发中心专门为企业量身设计了一套独一无二的机器人打磨系统。
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黄岩研发中心是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引进的机构,综合体内像这样的创新服务机构共有80多家。
据了解,黄岩区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5.7亿元,专利授权量累计达件,总量居全市第一。
“黄岩在模塑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精准布局,通过完全市场化运作,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黄岩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崇辉说。
攻坚者说:
在数字化之路上保持“领跑”姿态
——访黄岩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崇辉
作为老工业基地,黄岩拥有扎实的传统产业基础,在面临新型的经济转型下,黄岩将如何突围?
“数字经济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变量,是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动能。我们必须把握数字经济这一抓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动能、发展新模式、打造新业态,让数字经济成为引领黄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黄岩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崇辉说。
年,市对区数字经济专项考核中,黄岩排名全市第一。黄岩将如何继续保持现有优势,争取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中成为领跑者?
围绕今年的数字经济重点工作,黄岩早已提前谋划——
一是加强数字经济企业引培,即运用区块链、产业链、数字链等技术对一批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并在现有优势产业基础上招引一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区内现有一批内生的数字经济企业。
二是谋划建设黄岩区数字经济创新综合体,通过引入浙江哇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数字经济企业入驻,实现数字经济服务企业的抱团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模具行业产业大脑,为模具企业提供从产能共享、产废管理、企业云仓、加工导航、远程试模、单机能效、数字运维、5G应用等创新应用和模具全生命周期在线服务,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降本增效。
“要发展数字经济,我们首先要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我们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扩展数字经济产品研发的同时,还要帮助企业打通市场操作链条和推广应用。”方崇辉说。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台报头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