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代川,朱宇航)
一、国内高端机床领先者,深耕数控机床行业二十载
(一)“初创—发展—突破”:形成丰富完整产品结构
公司成立于年,主要从事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产业链下游高端装备制造业客户输送工作母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落地镗铣加工中心、数控立式车床等,是机床制造业掌握成熟、高端产品技术的领先企业之一。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销售收入于年即进入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前十席位,在数控机床领域长期保持行业领先。
公司产品自成立之初一直聚焦于高端数控机床。高端数控机床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其服务的客户主要来自于模具制造、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高附加值行业。由于高端数控机床国产率较低,公司竞争对手主要是来自中国台湾以及韩国、日本的海外成熟机床厂家。
公司深耕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与生产20年,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功能、丰富产品系列种类,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立式车床等多个产品系列在内的产品体系。并且,公司凭借较高的产品性价比与优质的客户服务质量,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领域取得了突破。
(二)“龙门扎根—立加突破”:收入与利润迎来快速上升期
突破瓶颈,公司收入及利润规模达到新的高度。年-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稳定维持在10亿左右。即年国内机床工具行业由于下游市场需求不振导致的下行趋势之后,年下半年至年第三季度机床工具行业进入并保持恢复性的增长态势,各项主要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并且,根据中研网的机床行业报告,目前我国机床保有量达到万台左右,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占50%左右,面临更新和报废阶段的机床总数不少于万台,机床更新需求的市场空间规模庞大。
收入水平方面,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恢复带来的公司在手订单量的增加,年公司总收入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30亿元,较年增长67.30%。
利润水平方面,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年实现3.71亿归母净利润,较年增长.46%。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公司总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手订单数增加带来的公司规模效益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公司盈利能力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期间费用率控制较优。由于公司-年小型批量化产品立式加工中心毛利率较低,故公司毛利率较业内整体水平稍低。但凭借公司年在生产规模效益以及产能利用率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公司年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实现较大提升。
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年销售毛利率达到25.72%,较年增长了1.69pct,较年增加了3.59pct。同时由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加强,-年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年净利率达到13.59%,较年增加了5.12pct,较年增加了7pct。
数控龙门加工中心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年,公司的数控龙门加工中心产品占总收入比例稳定维持在50-70%左右,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及收入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年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收入达13.99亿元,占总营收51.22%,相较过去占比些微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年数控立式加工中心等其他机床产品收入规模的明显增加。
随着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销售规模的上升,公司的产品结构向以数控龙门加工中心为主,其他类别金属切削机床为辅的全面综合的方向发展。总体来看,由于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公司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和其他机床产品市场需求均持续增加,带来了收入的整体性增长。
产品毛利率方面,公司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毛利率水平较为理想,维持在25-35%,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而轻微波动。由于公司立式加工中心产线产能利用率的不足,自公司新增立加产品后,立加的毛利率水平一直维持在1-2%,直至年,由订单量的增加、生产环节的调整带来的规模效益使公司立加产品迅速增长。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年立加销售毛利率达到了12.25%,较年增长了10.76pct。
全方位布局,发力海外市场。目前公司营收整体结构仍以大陆市场为主,但开拓海外市场是公司长期坚持的战略重点。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年实现中国大陆外收入2.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88%,大陆外收入占公司总收入占比已达8.86%。公司境外收入体量及占比均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工业母机,全新起航
(一)底部区间,机床行业新周期伊始
从年度消费数据看,中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处于周期底部。年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计划”,显著增加投资,也造成-年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快速增长。自从年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见顶之后,一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年叠加疫情影响,消费额继续小幅下降。考虑到机床行业的10年更新周期,而上一轮在年达到顶峰,目前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处于周期底部,年或成为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从月度生产数据看,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开始进入上行阶段。受益于国内制造业景气程度提高,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回升明显。根据Wind数据,M12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5.5万台,相比M12增长12.24%,相比M12增长52.78%。金属加工机床生产进入上行阶段。
(二)高端化大势所趋,国产机床数控化率持续提升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数控化率持续提升。随着我国制造业向高端领域迈进,高复杂性、高精度的金属加工需求显著增加,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成为满足以上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机床数控化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关键指标。根据Wind数据,-年,我国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从6.85%提升到43.19%,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机床数控化率提升空间很大,国产机床制造商大有可为。虽然近年来中国机床数控化率提升很大,但是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根据METI数据,年日本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为82.74%,产值数控化率为91.16%。年中国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为43.19%,与日本差距39.55pct。分类来看,日本所有类型的机床产值数控化率均在70.00%以上。我国机床行业高端化趋势显现,数控化率提升空间大,高端装备增量缺口很大,国产机床制造商大有可为。
(三)大而不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机床市场庞大,发展前景广阔。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我国自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年我国机床生产总额为.2亿美元,全球占比23.10%,机床消费总额为亿美元,全球占比27.16%。
我国机床行业长期存在较大贸易逆差。我国进口金额和出口金额居于世界前列。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年我国机床进口额共59.6亿美元,出口金额共40.2亿美元,贸易逆差达19.4亿美元。
从产品价格角度来看,进口机床产品均价远远高于出口产品均价。根据Wind数据,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均价为13.13万美元/台,而我国出口的金属加工机床均价则只有.13美元/台,仅为进口均价的0.36%。从进出口机床均价可以看出,中国出口低端机床,进口高端机床,从侧面反映高端机床竞争力不足。因此,对机床企业而言,只有向高端产品转型,才能提高产品溢价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数据和进出口金额数据,我们首先对国内机床生产额进行了测算。根据生产额=消费额-进口金额+出口金额,可以得到金属加工机床生产额。然后,根据国产化率=(生产额-出口额)/消费额,可以得到金属加工机床国产化率。-年,国产化率从39.40%提升到72.03%。然而,近10年来,中国机床国产化率基本上围绕70%上下波动,剩下30%的份额一直被进口机床占据。
按结构看,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最低。我国机床行业的供给仍以低端产品为主,低端产品供应能力明显过剩,而高端产品供应明显不足。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年我国低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为82%,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为65%,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为6%,主要依靠进口。
“大而不强”,高端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机床行业存在结构性失衡。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低档数控机床的产能过剩和高档数控机床的供应不足而导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末快速发展至今,已经由过去的开发增量发展到现在的优化存量阶段,比如近年来对数控机床需求占比最大的汽车、航空航天和模具等领域都向着轻质化、多构型化及低成本制造等方面发展,新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我国机床行业已经形成了以中、低档机床为主的生产体系,由于低档数控机床行业门槛低,进入企业众多,而近几年低档数控机床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该领域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两化”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以中高档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两化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应用愈发普及,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供给却难以满足需求。而近年来,一批大型老牌国有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中国机床行业需要新兴的先进生产力。(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立足优势龙门机床,加码立式加工中心
(一)产品布局完善,结构进一步优化
1.龙门加工中心: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核心产品龙门加工中心市场占有率较高,领先同业公司。根据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年鉴数据,可估算得年中国龙门加工中心占中国机床消费总额比例为4.07%。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年机床消费总额为2,.63亿元,可计算得中国年龙门加工中心总消费额为81.71亿元。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年龙门加工中心销售额为7.9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62.17%,是公司的核心产品。结合中国龙门加工中心估计市场规模,可估算得公司-年龙门加工中心市场占有率为9.68%/9.19%。选取财务报告披露了龙门加工中心销售数据的同业公司纽威数控、国盛智科,以同样方式可估算得同业公司龙门加工中心市场占有率。公司龙门加工中心市场占有率较高,在龙门加工中心赛道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由于同业公司近年分机床类别毛利率披露较少,纽威数控、国盛智科、日发精机中只有日发精机披露了年以后的龙门加工中心产品毛利率,故此处只选择日发精机与公司进行该类产品毛利率对比。根据公司-年报数据,公司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毛利率三年分别为31.82%/30.25%/27.14%;而根据日发精机-年报数据,其龙门加工中心毛利率三年分别为13.74%/7.79%/12.21%。由于公司进入龙门加工中心领域较早,具备较成熟的龙门加工中心生产工艺与经验,公司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规模效益较同业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产品规格参数方面,公司龙门加工中心高速系列产品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在定梁系列高速龙门加工中心产品的电动主轴部分,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制造的高性能电主轴,可配置rpm和rpm电主轴,内置电机直驱,无其他振动源,可实现低转速大扭矩、高速恒功率;在定梁系列龙门加工中心产品的电动主轴部分,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大扭矩电主轴,主轴转速为rpm、最大扭矩为/N.m,切削性能较为强劲。比较公司与纽威数控、日发精机的产品类型、尺寸、参数相似的定梁龙门加工中心产品可知,公司的高速龙门加工中心的最高转速达r/min,主轴最大扭矩达N*m,电机最大功率可达40kW,三大参数均优于同业公司龙门加工中心。
2.立式加工中心:公司未来增长点
前瞻布局,立加业务取得较快发展。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公司利用首次公开募股募集的资金投资了大连海天国华年产台数控机床项目以及宁波海天精工工程研究中心项目,总计投资金额21,万元。其中公司大连国华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充项目正包含了立式加工中心的生产设备投入。-年,由于行业整体背景较为低迷,公司立加生产设备产能利用率较低。
随着公司生产环节的不断调整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提高以及随着行业景气度上升带来的公司在手订单数的增加,公司年起至今立式加工中心在销售额、毛利率、销售量上都创造了历史新高。根据公司年年报,公司年立式加工中心收入规模达到7.12亿元,较年增长86.30%,较年增长.81%;立式加工中心毛利率达到了12.25%,与年水平基本持平,较年增长了10.76pct;立式加工中心销量达2,台,较年增长1,台,较年增长台。
毛利率低于市场均值,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国盛智科、日发精机、纽威数控年报,以上公司最新披露的立式加工中心产品毛利率均值为24.07%。而公司立式加工中心的毛利率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达到了12.25%,但较业内竞争对手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公司如若能够进一步提高系列产品毛利率至接近业内平均水平,公司整体营收以及盈利能力将更进一步。
3.收入规模快速放大,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在数控机床行业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创世纪、国盛智科、秦川机床、日发精机、科德数控等公司。公司总营收规模虽然小于创世纪与秦川机床,但在行业整体景气度上升的利好大背景下,得益于通过规模效应和产能利用率的快速增长,公司总营收规模同比增速显著高于同业竞争对手。根据各公司年报,年公司总营收增速达到了40.12%;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增速达到了81.53%,均为业内最高增长速度。
由于公司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收入规模、毛利率、销量的全面增长,公司盈利能力在同业公司中脱颖而出。创世纪受到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剥离影响,日发精机受到航空航天业务影响,近年盈利水平参考价值不大,故此处比较不纳入两家公司。在行业景气度向好的大环境下,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在-Q3在同业竞争者中均排名靠前,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未来随着立式加工中心产线的不断成熟,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把握下游新风向,重点部署“新能源汽车”行业
汽车为数控机床行业下游支柱,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根据智研咨询相关研究,中国数控机床下游市场消费占比最高的行业为汽车,占比40%。汽车行业中,受国家“双碳”政策以及相关鼓励私人购买的补贴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自年起开始爆发式增长;年,受补贴政策退坡、新冠疫情、宏观经济下行等负面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首次年度下降;但随着补贴政策延长以及市场对负面因素的消化,新能源汽车续航低、充电难等问题的改善,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逐渐提升。
新能源汽车供给侧方面,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优质车厂不断发力,多方共振。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攀升,有望成为新一轮成长周期起点。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以及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中国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万辆和.1万辆,同比增长%和%,有望进一步提升上游数控机床行业景气度。
新能源汽车引导数控机床向定制化方向转型。传统汽车除了车身之外,其动力总成的大量零部件均需要用机床加工,这部分加工需求是机床市场需求的重要来源。而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例)因其动力总成发生变化,不再需要传统的内燃机,相应地不再需要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和连杆等零部件。因此,以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导向的机床将不再需要提供铣削、钻孔、镗削、螺纹加工、磨削、珩磨等多种复杂的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机床市场将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除动力总成改变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机床行业需要做出的调整将越来越多,包括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结构调整针对性地研发新机型;针对新材料,改变原有模具、焊接、加工工艺;根据新能源汽车对金属切削机床和相关刀具、工具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新能源汽车将推动机床行业从“通用型生产”向“定制型生产”转变,而个性化服务提供能力或成为机床企业除技术外核心竞争因素之一。因此,新能源汽车催生机床行业的转型升级,只有适应该变化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海天精工提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定制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深耕数控机床领域多年,凭借其对于机床行业的深刻理解,把握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迅速转型,对通用机型进行研发再升级,推出新能源汽车专用型的一站式零部件解决方案,旨在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性能强大、性价比高的专业化设备。新能源汽车有“电机、电池、电控”三大核心部件,即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机由上下端盖和壳体组成,电池成组后也需要壳体保护和金属散热系统,而电控组件也需要壳体来保护,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需要大量的金属壳体加工。公司汽车行业专用型机床具备以下优点:针对零件轻、软、薄的特点,机床刀具更为锋利、高速;针对材料熔点低,容易形成积削瘤的问题,机床主轴高压中心冷却、强力大流量外冷,配备微油雾冷却;针对切削系统易振的问题,通过提高机床激振频率、提高刀具刚性和夹具刚性来解决。
(三)海天集团资源共享,产业链优势明显
公司所属海天集团创建于年,经50多年的创业开拓,现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超百亿的大型跨国公司,集团下辖两个上市公司(海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海天驱动、海天金属、海天智联等五大制造企业及其附属70余家海内外子公司。年度集团总产值超过亿元,产品及客户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天精工作为海天集团数控机床赛道核心子公司之一,与集团其他制造领域公司共同形成协同效应,具备产业链优势。
1.海天金属协同效应,有望为业绩增砖添瓦
海天金属为海天集团旗下支柱制造业企业之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端压铸成套设备和全套解决方案。根据海天金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