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五金冲压模具设计自学教你成模具设计师
点击阅读??掉产品设计标准:靠其自重掉产品的结构方式!
正文开始一.拉延的运动过程:
拉延模分类:
1、单动拉延(外导向拉延,内导向拉延)
2、双动拉延
3、三动拉延
4、切角拉延
5、带侧整形的拉延
单动拉延模设计过程:
我们以下面这个件为例(注意每个步骤中的重点)
1、核对拉延模行程并确定气顶数量及位置:
拉延模压边圈行程〉制件拉延后最大落差+20mm
气顶数量=压边力/单个气顶所受力(3T-4T)+安全个数(0-4)
气顶位置的布置
(1)保证气顶均布在分模线外侧并尽量接近分模线
(2)尽量保证MM均布
(3)尽量保证受力平衡
2.设计凸模、凹模及压边圈工作部分:
筋厚要求:型面50MM.受力筋40MM.其他筋30MM
凸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1)用分模线和型面裁出凸模的形状
(2)确定刃口高度
压料面为二维曲面时高度一般为40MM
压料面为三维曲面时高度一般为50MM
(3)做出受力筋
3、布置调整垫块及镦死垫块:
4、确定模具尺寸、导腿尺寸、导板尺寸位置:
确定模具尺寸
(1)调入模板,调整闭合高,模具长宽
(2)确定模具操作高
(3)确定模具吊耳、起重棒、翻转套大小及位置
确定导腿尺寸
(1)导腿宽度至少占整体宽度的1/3,最好能做到2/5左右
(2)确定导腿刃入量
凸模导板尺寸及位置
(1)一个方向两块导板时,导板的安装位置约在凸模长度
方向的1/6处
(2)导板导向面的宽度约为凸模长度的1/5-1/4
(3)导板高度〉压边圈行程+60mm
5、确定压料芯气顶接柱及下模二层板:
6、确定压料芯限程及坯料送料定位装置:
7、满足设计任务书及客户要求:
8、布筋、挖夹持孔、减重孔及流水孔:
布筋
(1)两筋间隔最大MM,一般控制在MM以内
(2)底空型腔深度最好小于三倍的立筋长度,为保证铸造清砂,型腔不易过深过窄。
(3)受力筋上尽量少挖减重孔
(4)尽量避免十字筋
夹持孔及减重孔的尺寸及形状,根据模具结构尺寸大小的不同而不同,但其底边与模具底面间距至少MM-MM
流水孔一般为直径40的圆孔,设在模具型腔底部,并要保证液体能流到模具外侧。
检查干涉,做出躲空。
工艺更改可能对拉延模结构造成的影响:
分模线更改:
影响气顶的布置,凸模及压边圈支撑筋的位置,镦死垫的位置,凸模及压边圈导板的大小及位置等
坯料线更改:
影响压边圈及凹模压料面的大小,制件定位位置,调压垫的位置
型面更改:
影响压料芯行程,型面的变化等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分享,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零基础打造模具设计师五金冲压模具设计综合工厂实践案例讲解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