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模具设计 >> 模具设计资源 >> 正文 >> 正文

蓝墨云班课在职业院校模具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模具设计 时间:2022/8/24

作者:张军华(台州技师学院(筹))文章已刊载在《模具制造》月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互联网及时反馈的移动教学助手,由于使用方便快捷,得到了愈来愈多职业院校教师的青睐。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两方面阐述云班课在模具实训教学中的显著优势,提出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搭建微课平台、筑建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具体实施策略,运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模具实训教学,学生心理得到充分满足、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翻转课堂得以轻松实现、数据分析可以改进教学,探索运用蓝墨云班课线上教学+X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职业院校;模具实训;混合式教学模式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普及和推广,催生了一批移动教学载体,诸如钉钉直播、腾讯云平台、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应用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辅助软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学潜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丰富教师教学资源,增进教师评价反馈,推动师生互动,确保教学质量。基于此因,借助手机移动终端,以蓝墨云班课、微课为载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模具实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蓝墨云班课在模具实训教学中的显著优势

蓝墨云班课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对教师和学生都公开免费使用的一款移动教学助手,作为一种及时沟通和反馈师生课内外状况的互动工具,它具有操作简单、使用便捷、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的特点[1]。教学中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师能够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建立班课、发送通知、推送资源(安全操作规程、学生行为守则、PPT课件、微课视频、网页链接等)、花式签到、小组任务、问卷投票、头脑风暴、讨论测试等,可以构建线上和线下互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地结合课前自学、课中共学以及课后延学,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得到激发,教师教学效率大幅提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进步和革新。蓝墨云班课在模具实训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教学理念方面

传统的实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课上的知识传递和技能示范,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被动接受,课前和课后的教学活动微乎其微。基于云班课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学生借助云班课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减少课中基础技能知识的学习时间,通过观看教师提前上传到云班课的视频资源和微课,增加感性认知,提升学习兴趣;课上实训阶段,学生对照微课视频反复观看并动手操作,教师录制学生操作视频并上传到云班课,针对容易出现错误的技能点和不规范操作着重强调并予以纠正;课后阶段,学生通过观看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姿势,对比正确方法和规范姿势,课堂所学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通过云班课平台创建头脑风暴活动,进而促进师生课后个性化交流讨论。

2.2在教学模式方面

借助信息化方法以及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贯通融合,解决了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和学生自主思考活动少的问题。通过融入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方便有效地制订教学活动,能够实时监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化为辅助的教学模式[2]。这种新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减轻师生的共同负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问题首先是自行解决,其次同学互相帮忙,然后教师点拨指导,始终作为“主演”来呈现。在实训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人领悟能力不同,通过蓝墨云班课信息化平台,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对应的学习方案,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知识与技能进步途径,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3蓝墨云班课在模具实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构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模具实训课程繁杂、牵涉工种较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消化吸收教师所授知识与技能,只能被迫与手机游戏为伍,形成“破罐子破摔”、“自娱自乐”的恶性循环。蓝墨云班课的出现,一扫传统教学模式之阴霾,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下学习知识,在课上运用技巧,实现课堂翻转。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适时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依托于《中级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实训课程教学实践,经过多次循环修正,构建了以“云班课线上教学+X(多媒体、微课、视频、网站链接等)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3],其基本流程如表1所示。

(1)课前学习,翻转课堂。传统的实训教学过程是单调乏味的,包括教师集中讲授和示范操作、学生操作实践、集中讨论、教师总结点评等这些教学环节。其中教师在讲解技能要点和示范操作技术的时候学生参差不齐地围在一起,由于学生众多,导致学生看不到、听不清、听不懂、不想听,进而浑水摸鱼、趁火打劫,在操作实践环节问题频出、自暴自弃,实训效果差强人意。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沦为形式,学生被动参与,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只能痛苦的相互煎熬。通过引入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助手,这种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课前阶段,教师上传一部分微课、图片、教学PPT、学习任务书等教学资源到云班课平台。微课的选取制作秉承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精简短小的原则,并设置合理的经验值,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播放观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4]。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课前自学,可以制订详细的自主学习任务书以供学生参考练习,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测试和练习作为检测学生自学质量的反馈环节,教师可以根据云班课平台统计的数据结果,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和课堂活动。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通过课前自学,为课中顺利完成实训项目奠定基础,基础稍差一些的学生也能对实训任务有初步的认知和思考,学生摇身一变成为课堂的主人,翻转课堂顺利实现。

(2)课中实习,夯实技能。上课守时是学生课堂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点到不但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掺杂教师主观意愿。采用云班课签到功能,教师和学生只要手指划一划、点一点就能方便快捷地完成,可以使用手势签到并设置签到时间,学生只能到实训现场才能知晓滑动手势,极大限度地避免学生签到作弊,教师可以便捷地统计出勤情况,对于早退、迟到、请假等特殊情况还可以进一步标识。实训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遵循个人意愿自由搭配,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将课前反馈的典型问题进行归纳统计,设计成头脑风暴或者讨论的课堂形式,学生使用手机就能以图片或文字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可以了解到每位同学心理所想,然后对之单独点评,实现师生沟通互动无缝对接。《中级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一门理论和实训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师需要时常进行示范操作,但迫于场地的限制,部分学生看不到或者听不清重要技能点,在实施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操作姿势不正确、读数方法不标准、测量方法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现象,教师课前制作微课并上传到云班课提供参考,课中示范操作不厌其烦地再次提醒学生,双管齐下加深记忆。教师录制学生实践操作视频并上传至云班课,创建轻直播/讨论环节并发布提问,学生可以抢答或者教师随机选人等,大家无所顾忌的各抒己见,营造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课堂氛围,竭尽全力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积极性。实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小插曲、临时问题,学生抛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在合适的时机做好劝导即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做好的成品拍成照片或视频并利用云班课创建作业/小组任务[5]。通过学生评价、生生互评,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尊重学生观点,做好课堂把控,压实技能。

(3)课后复习,巩固新知。课后阶段,学生通过云班课观看教师录制的学生实践操作视频,对照课前的微课,“一起来找茬”相互指出同学之间存在的操作不规范动作,讨论出正确方法,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并警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由于课中实践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缺乏时间去理解教师所讲重难点,只要登陆云班课平台查找微课来回观看,直至领会。教师针对每次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课后作业,学生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上传,教师进行多元化评价并答疑解惑,进一步增加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3.2搭建快捷方便的微课平台

微课由于短小精悍的特点深受职业院校教师笃爱,基于人们注意力时间越来越短,快手、抖音这些短视频软件迅速崛起,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和视频有效结合,微课应运而生,教学过程中怎么将这些时间短、效率高的短视频展示给学生并永久保留,这需要一个云载体,蓝墨云班课完美地充当了这个角色,教师将实训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与技能制作成微课并上传至云班课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学习,实现圆满融合。

3.3筑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保障之一,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较为特殊,学生习惯懒散、个性较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尤为重要。传统的实训教学课堂注重结果评价,学生制作的工件、完成的项目最终被老师“一笔带过”,过程的艰辛和创新得不到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