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推进全流程智能制造、打造工业4.0的德国模式以及完善全球协同制造分工布局的美国模式相比,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须普惠于那些未完成信息化改造但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制造业企业,服务于兼具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的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
文/《财经智库》研究员王相怡编辑/王延春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通过实现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连接,不断催生出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年12月23日召开的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继续推进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在这样的变革大背景下,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航天云网”)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率先探索的一颗新星。
年6月15日,航天云网正式上线运营。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而倾力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依托集团在航空航天高端复杂产品研制与复杂系统工程集成方面的优势,打造出以INDICS+CMSS为核心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航天云网已赋能航空航天、通用设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力装备等十大行业,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产业协同、创新合作的工业新生态。
探索“中国模式”
中国制造业体量巨大,虽然有华为、美的等智能化、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但更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具备智能制造能力,且有不少尚处于自动化、信息化发展时期。
与推进全流程智能制造,打造工业4.0的德国模式以及完善全球协同制造分工布局的美国模式相比,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须普惠于那些未完成信息化改造但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制造业企业服务于兼具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的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
航天云网以云制造生产方式变革入手,渐进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中国制造业的群体转型之路。搭建工业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一方面帮助企业逐步完成内部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协同配置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主体资源。
年,航天科工集团的李伯虎院士及其团队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理念。年1月,李伯虎等八名专家发表的论文《云制造——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对“云制造”的理念和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文章指出,云制造是一种利用网络和云制造服务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类按需制造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在年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李伯虎院士介绍了云制造3.0系统(年提出)的具体情况。“这是一种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人、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融合,新的资源、能力、产品智能互联和协同服务的智能制造系统,或者叫作一种智能工业互联网。”据了解,云制造3.0系统以用户为中心,人机物融合,打造互联、服务、个性、柔性的智能制造模式。
航天云网是航天科工集团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云制造创新实践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特点,航天云网致力于实现对制造协同和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人、技术、装备、管理、数据、材料、资金及人流、技术流、管理流、数据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与优化,帮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企业均可在“云”中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在工信部发布的年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航天云网是唯一的央企。
作为集团的第22家二级企业,航天云网被定义为航天科工集团新业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单位,依托和拥有着航天科工集团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十几万名员工的创新支持。也因此,航天云网在复杂大系统工程、多学科设计与仿真、数据安全、复杂制造等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打造自主可控的工业“云”
年的中国经济进入了动能“换挡期”。这也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的一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成熟,工业互联网在全球掀起发展热潮,中国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航天科工基于在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经验,开始了新一轮实践。年6月15日,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因此而生。
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航天云网在成立两周年和三周年之际陆续向全球发布了INDICS(IndustrialInternetCloudSpace)平台和CMSS(CloudManufacturingSupportSystem)系统。
其中,INDICS平台面向工业应用开发者和工业企业两类用户,围绕企业设备和产品服务、研发设计优化、智能生产管控、采购供应协同、企业运营管理、社会化协同制造六大业务场景,提供海量多源设备接入和管理、建构制造服务接入和协同管理、灵活快速的工业APP构建与部署运行、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建模与优化、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服务。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特点以及不同企业的转型需求,INDICS平台既提供个性化服务,也提供普惠甚至免费的服务。
CMSS系统则是平台一系列APP的集合,通过自主建设专用工业APP和订阅通用工业APP,为企业构建集成化、个性化、可视化的云端工作环境。据了解,目前航天云网平台汇聚了工业APP余个,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供应等六大领域。
年6月15日,航天云网的“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系统级工业应用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全球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平台服务。该应用包括企业大脑(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企业驾驶舱(企业运行支持系统)、云端业务工作室(企业交易流程支持系统)、云端应用工作室(企业制造过程支持系统)、企业上云服务站(企业网络接入服务系统)、中小企业服务站(企业管理外包服务系统)、数据淘金(数据价值挖掘服务系统)等内容。
以云制造为理论和技术基础,以INDICS+CMSS为核心,航天云网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已累计获得66项专利授权,发布64项标准,其中《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成为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
目前,航天云网平台用户已覆盖航空航天、通用设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力装备等十大行业,在国内7个区域9个城市构建了云制造产业生态布局,在北京、江西、贵州、辽宁等14个省市实现了实体化运营。据统计,相关企业客户普遍达到缩减研发设计周期30%至45%,生产效率提高25%至60%,成本降低10%至30%,用工减少30%至60%。
“中西医结合”式解决中小企业转型难题
“企业的‘诊疗’更像是一个中医问题,要因人而异,每个机器、每个设备其实都不一样。”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航天云网全资子公司,是航天云网的总体部与技术研究院)原副董事长杨方廷如此比喻。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电器”)是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航天电器的产品种类多、定制化需求高,且存在研制周期长,多地协同生产能力不足、时间和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航天云网助力航天电器完成了包括订单、产品等环节的上云和智能化改造,搭建了网络化智能生产线(CPS),满足了电器行业“多品种、小批量、柔性混线生产”的需求,相比于原来的自动化生产车间,生产效率预计将提升50%,产品不良率将降低56%,运营成本将降低21%,产品研发周期将缩短30%。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大企业的改造项目常常引来数家平台竞争,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中医诊断”服务;中小企业的转型则让很多平台感到为难。不同的底层基础设施,不同的智能化需求,不同的人才结构,但往往都投入资金有限,且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水平有限。
对于中小企业的转型难题,航天云网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既提供标准化产品,也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按需开药。
以航天云网数据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走出的“常州模式”为例(以下简称“江苏公司”)。常州的工业经济类型复杂,中小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千差万别。对此,江苏公司提出了“一横多纵”、“五星上云”的发展路径:“一横”是指INDICS基础平台,“多纵”指形成了开放性架构,包含多行业应用,整合常州当地的工业互联网联盟,并纳入多家兄弟单位、合作伙伴联合为企业服务。
“五星上云”则是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从一星到五星的不同上云路径。
一星是能力上云,面向无法购买服务器、交换机等固定资产的企业,提供云服务器、云存储服务。二星是工具上云,企业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寻找CAD等计算机辅助工具。三星是管理上云,提供ERP、MES等业务系统,企业可以选择迁移现有系统到云端,或直接利用航天云网的云端系统。四星是设备上云,将企业的机床、机器人、机械手等连接到平台。五星是智慧企业,在设备联网的基础上,实现大数据挖掘和智能化应用。
其中,一星二星为多数中小企业提供了价格低廉的普惠性服务,三星至五星则加入了更多的个性化内容。
江苏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韩键介绍,常州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上云企业已达家,其中活跃企业超过家;接入设备数为台,其中在线设备达到台。该平台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格的中小企业实现了提质增效,比如明杰模具公司通过“上云”,实现了设备健康管理和预测性维护,捷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凭借江苏公司为其打造的客创智造COS(C指个性定制化,O指开放式创新,S指智能制造)平台,丰富了产品种类,实现柔性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产品不良率。
年,工业互联网已然从萌芽期迈入了成长期,不再只是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92.html